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永远的诱惑(第9期)

(2006-09-25 09:40:36)
分类: 开卷互动

 

大学:永远的诱惑 
作者:彭琳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共有8777人参与),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主要是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2005年有一项调查资料显示,如果一个农民以种田所得的纯收入来扶持一个孩子读完四年大学本科,需要干上36年。而一般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础工资,一年只不过一万几千元,连个人生活都很难自保,因此不少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工作几年也没有办法还清助学贷款,能不后悔吗?此外,还有以下几种原因,不能保证一定能够就业,或者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一是由于大量扩招,个别大学个别专业的师资、设备不足等多种原因,导致加工出来的“产品”成了次品、废品;二是专业设置不合理,比如2007年可能要取消的管理、法律等专业,使学生学了屠龙之技(比喻技艺虽高,不切实际),却无用武之地;三是一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得过且过,只是混张文凭,没有真才实学,不能有用于世;四是社会上多数的用人单位一味攀比学历,把大部分专科生和部分本科生拒之门外;五是社会就业压力加大,造成人才过剩,毕业即失业。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多数大学生毕业之后深感目前的状况无法达到入学前那种期望值,所以产生后悔。
  有意思的是,尽管调查中只有47.6%的人明确表示“不后悔”,但被问到“如果重新选择会怎样”时,60.1%的人都说,自己仍然会选择上大学。可见,大学是一种永远的诱惑。
  为什么?
  因为大学在每一个学子心中都是一处令人向往的风景。也许有人看到的是“千钟粟”“颜如玉”“黄金屋”,也许有人看到的是天之骄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许有人看到的是知识的殿堂、文化的熏陶,也许有人看到的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也许有人看到的是开放的思维空间、能力的训练场所,也许有人看到的是人际交往的圈子、进入上流社会的梯子……总之,在每一个有高中学子的地方,大学永远是一处充满诱惑的地方,让你冷板凳作十年坐,寒窗苦当甘饴尝。因此,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成中国特有的风景,高考一试让中国人年年翘首。你方挤罢我来试,你方唱罢我登场,年年如此,如此年年,没完没了。
  其实,就算某一天,高考再没带任何功利——不再是改变命运的拐杖,不再是鱼跃龙门的机遇,大学仍然是一处充满诱惑的地方,作为学子,如不能进入大学校门,就会一生遗憾。这就是语言学家王力为了能够进入大学“消得人憔悴”,苦苦补习了八年的原因之一;这也是当今不少高龄人士甚至古稀老人仍矢志高考的原因之一。就像一名爱好登山的人前面横亘着一座风光无限的险峰,就像一个远航者前面隐约露出风光旖旎的大洋彼岸,让你希冀,让你向往,让你憧憬,让你迷恋,让你欲罢不忍,直至实现目的为止。
  无论何时何地,对于一个学子来说,大学永远是一种诱惑。

  

  [本期互动]你对大学充满一种怎样的向往?请来信告诉我们,一起分享你的彩色的梦。               

 

    ——本刊刊载的图文版权为本刊及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刊载。

 

《高中》杂志

文章引用自:http://www.gdjy.cn/magazine/news_detail.asp?id=56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