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考点解读、应考方略 |
作者:旷 达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05年 第6期] | |
再不用多久,高考就要进行了,没有硝烟没有血腥,但惨烈残酷。在考场搏杀中如何保证你的能力正常或超常发挥,有些问题是必须关注的。 一、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智力的发挥 良好的心态就是激动而不冲动、冷静而不麻木、沉着而不滞缓、求胜而不好胜。要达到这种境界,考生在考前、考中、考后须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天时、地利、人和。要关注考试期间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变化,做好相应的准备。选择住处时,尽量在考场附近,来往步行的时间不要超过20分钟。离考场较远的考生,应事先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做好应急措施。为人处事,尽量保持君子风度,不伤心动气。二是适度紧张。过分紧张就会手足无措,但过分沉着就会失掉急中生智的潜力。比如:高空走钢索王子瓦伦达在告别表演赛上,苦心追求完美结局,结果事与愿违,由于过分紧张不慎从高空中掉下摔死了;而大家熟知的李广将军将风吹草动的大石误作老虎突袭,以为生命遭遇危险,强弓一出,没入石棱中,爆发力超常。因此,要将心态调整到慌而不乱、急而不躁的状态。如过分紧张,可以进行深呼吸,并自我暗示:“考砸了,算什么,明年再来过,说不准明年进的是清华北大。”如毫无感觉,心里出奇的平静,可以刺激自己:“天啊,考砸了我哪有脸见江东父老!”三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考试时,你只须把你能做的题做对、答好就行了,不必计较是否做完全卷。考完一科后,你也不必与别人对答案,只须根据该场考试的状况对速度、方法等进行自我调整。 二、健康的身体可以保证考试顺利进行 高考除了智力的竞技外,还包含体力的竞争,良好的体质是高考顺利进行的保证。要想高考时精力充沛,应做到如下几点:一是不做剧烈或容易产生意外的运动。篮球、足球、长跑等都要暂停,而代之以羽毛球等轻运动。二是要注意饮食。考试期间的饮食最好是清淡而有营养的。不要吃过分刺激的食品,不吃油腻、煎炸食品,不暴饮暴食,不抽烟饮酒。适当饮水,少喝饮料。晚上如睡不着,可以喝点牛奶。三是可以适当求助药品。比如考前一周可以注射一至两次氨基酸、果糖、能量,或服食益智类的药物、药品。不过要适量,且曾经证明对自己有益而无碍。女生如果遇上经期,可以通过药控提前或推后。 健康总比生病好,但如果考试时生了重病怎么办?就是用担架抬到考场也要考,且坚持考完。如你有重病,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据说,很多天才都是由于脑神经有问题,重病也许是一次潜力得以超常发挥的机遇,上帝肯定是在与我开玩笑。”笔者认为,生病不能导致考试失败,导致失败的是由于生病时而产生的恐惧心理。 三、更新观念能助你金榜题名 观念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成败。高考时有些观念应该更新。一是要拘“小节”。姓名、考号要涂写准确,答题要规范,填涂答题卡要准确明晰,书写要清楚,数理化须列的解题步骤必须列出,等等。此外,为防止错漏和作大改动,英语做完一大题就要填涂答案。这些都是“小节”,忽视可能导致失败,留心就会减少失误。二是因“卷”而异。不能拿到什么试卷都要从头到尾浏览一遍。比如语文卷就不应该浏览,无须考虑深浅难易,拿到试卷按顺序做下去。不要先看作文题,因为看了作文题之后,心里老是挂念着作文,会出现边答题边构思作文的情况。一脑两用,精力不集中,导致失误。而其他学科,一般要先浏览,并将难、中、易的题目标出,然后以先易后难的顺序解题。当然这还得看个人的答题习惯。150分钟的时间完成150分的试卷,每道题的赋分大约就是解题的时间,如是超时应该考虑放弃。三是要“投机取巧”。对于多数考生来说,每科必有一些题不会做或不太会做。这时就应该“狡猾”一些。比如没有字数限制的主观题,要采取“多比少好”的方法,尽量多列几点或许会歪打正着;确实不会做的,也要从题干或其他相关的内容上抄些似是而非的文字填补空白,或许能浑水摸鱼。尤其是作文,由于目前的话题作文是“三自”(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要求,如遇到无法下手的作文,可以通过“借鸡生蛋”的办法,根据原材料或与原材料相似的文字,进行扩写、改写、续写,或者“克隆”一个故事,总会得分的。这些都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束手无策时,偶或一用,说不准能帮你多拿几分甚至几十分。 关注这些问题,高考就会高效,能力就能正常或超常发挥,就会冲出黑马。 谁是黑马?一定是你! |
前一篇:高考,是考出来的
后一篇:广东高考考试费调高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