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白
洛阳孟津与郑州荥阳开始争夺“黄河中下游分界线”了。几年前,荥阳在桃花峪竖立起了分界线界牌,现在,孟津正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地理标志图稿,准备建一个主题公园。征集截止时间正在今天,6月8日。
看惯了“名人故里”之争后,“分界线”之争算是有了一点儿新鲜感,“品种”不同了嘛。“故里”之争实在已经审丑疲劳了。严格地说,“分界线”之争也不是很新鲜,前两年的“南北分界标志”之争庶几近之,都是试图把原本属于“朦胧”的东西弄得精确无比。众所周知,那一回江苏淮安笑到了最后,河南信阳等地只有先愤愤不平再嘟嘟囔囔的份儿了。失败者其实要在自己身上多找原因,古训云“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谁叫你不牢记了?先下手,来个既成事实,一定程度上等于先入为主。届时,游客谁管你这标志来得科学不科学,两脚一叉,再来个V型手势,就算同时脚踏祖国南北大地了。更关键的是,因此就有门票收入了,就能增加GDP了,完全是双赢的效果。
一直以为,所谓南方北方分界、河流中下游分界之类只是相对的概念,不会像一条马路那样,立块牌子,这边归哪个交警大队管,那边归哪个交警大队管那么泾渭分明。现在看来,这种以为是错误的。想想也是,科学都叨咕那么多年了,连个分界线都弄不精确,丢人啊,就是得北纬多少东经多少,即便不科学至少也得貌似科学。中科院前几天发布报告了,连北京人上班平均要费时52分钟、广州人上班平均要费时48分钟都算出来了,一条大河分出上中下来有何难哉!什么,你质疑?这么精确的东西你还质疑?当然,你要坚持就坚持好了,横竖你那质疑属于感觉,是“唯心”的东西。
但“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横空出世之后,参照“故里”之争中那种如火如荼的热闹场面,不能不引发一种担心。长江呢?珠江呢?我国的江河纵横交错,早就是近乎美丽富饶的代名词,那么多著名的江河可能一下子要因聒噪而喧嚣起来。况且,在中下游之外,还有中上游呢?是不是但“有条件”的地方都要来争,没有条件的地方创造条件也要凑凑热闹呢?很有这种可能。不说别的,在这个日益强调创新的时代,我们实际上还是严重缺乏创意的,但有一个创意出来,马上群起仿效之。比方“印象刘三姐”火了,西湖、丽江、海南岛乃至大红袍就都跟着“印象”了一把,至于湖南临湘市有个副市长实在看不惯,在网上实名发帖称“张艺谋的印象系列搞乱了中国”。河流中下游分界线居然也有“商机”,也有油水可捞,可不是给许多富民乏术的地方提了个醒,打了强心针?
“南北分界标志”之争时,笔者写过一篇《“南北分界标志”纯属多余》,到了“黄河中下游分界”这里,同样可以这么认为:也属多余。由此还想到,我们的社会貌似每天发生不少光怪陆离的事情,其实禁不住细细归纳,归纳一下会发现,颠来倒去的就是那么几件。
2010年6月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