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罗彩霞案看无奈“息讼”

(2010-05-06 20:44:06)
标签:

闭合思过

官司

猫儿

相移

罗彩霞

德化

杂谈

分类: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潮 


    轰动一时的罗彩霞被冒名上学案立案近一年了,居然开庭时间还未确定!看到这则消息,很有一点吃惊。罗彩霞说:“很多人问我怎样打官司,我的意见是‘不鼓励’,等的时间太长了,或许私下解决更好。”无独有偶,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在回答网友提问时曾经说过,普通老百姓生活中发生一些矛盾很正常的,能不打官司尽量不要打官司,更不要敢于打官司。


    但罗彩霞与张副院长的“异曲同工”,各自基于的前提显然有本质区别:后者是把案件越来越少作为“社会越来越和谐的一个表征”,前者则是等怕了。由此想到了从前倡导的“息讼”。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时就非常明确地宣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把国家治理得没人告状是他的最高追求。当代瞿同祖先生说,后世真有奉此为圭臬而近于迂的。他用晋朝的一件事为证:贾混以讼事示邓攸,使攸决之。邓攸搬出孔子的教导,对讼牍看也不看,结果,“混奇之,以女妻焉”。前人阐释说,孔子那句话的意思是“圣人不以听讼为难,而以使民无讼为贵”,哪里是有讼而当没有?现在,负责罗案审理的那个法庭,大抵得了邓攸的真传吧。


    从前倡导息讼,是片面夸大了教化的功效,以为“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务厚其情而明则务义,民亲爱则无相害伤之意,动思义则无奸邪之心”。有多少人笃信之姑且存疑,但历史上的确刻意记载了很多以德化人的实例。然而一旦拿捏不好德化的界限,同样“近于迂”。比如西汉韩延寿,“出行巡县至高陵,有兄弟因田争讼”,他很伤心,说自己官儿当着,却“不能宣明教化,至令民有骨肉争讼”,问题出在我这里呀。于是,“是日移病不听事,入卧传舍,闭合思过”。他这一检讨不要紧,“一县不知所为,令丞、啬夫、三老亦皆自系待罪”,都跟着纷纷检讨。这一来,两兄弟被感动了,“髡肉袒谢,愿以田相移,终死不敢复争”。扯淡归扯淡,官员能从中检讨自身,亦可令百姓感到慰藉了,而罗案的事实如此清楚,迟迟不审理给她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困扰——银行身份信息即不能恢复,却没有官员流露出些许歉意。


    清朝的陆陇其“两治剧邑,几于无讼”,他有什么办法呢?也是大讲道理:“健讼之风,最为民间大患。欲争气,则讼之受气愈多;欲争财,则讼之耗财愈甚。即幸而胜,亦成一刻薄无行之人,况未必胜耶?且如有一事,我果无理,固当开心见诚,自认不是;我果有理,亦当退让一步,愈见高雅。与其争些些之气,何如享安静之福?”道理诚然没什么毛病,然必欲息讼乃至社会和谐,其根本前提在于保证社会公平,而保证社会公平的利器舍法律别无其他。罗彩霞曾经萌发撤诉念头,却是因为无奈,明明权益受到了侵害,讨回公道却有漫漫长途。


    宋朝范弇写过一首《戒讼》诗:“些小言辞莫若休,不须经县与经州。衙头府底陪茶酒,赢得猫儿卖了牛。”今天打官司难,每每正有“赢得猫儿卖了牛”的因素,罗彩霞就只是赢得了社会舆论而已。由罗案看出去,掌握法律武器的人们恐怕要检讨一下自身究竟出什么问题了。

 

    2010年5月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