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古齐观:风

(2009-08-02 22:16:29)
标签:

男钱

雄雌

台风

热带气旋

宋玉

东江

文化

分类: 今古齐观

田东江


    据广东省气候中心预测,本月中旬前期和下旬期间可能有1-2个热带气旋登陆或严重影响我省。所谓热带气旋,我们这里包括西太平洋沿岸都称之台风,大西洋沿岸则习惯称之飓风。小时候常看《北京少年》,记得里面有一篇谈风的文章,开头便说:什么是风?风是流动的空气。这个简单的解释不知道当时触动了大脑的哪根神经,至今不忘。风的特性,用东汉赵壹仿战国荀卿《云赋》所作《迅风赋》来说,那是“纤维无所不入,广大无所不充,经营八荒之外,宛转毫毛之中”。


    1990年北京亚运会时流行一首比较出名的歌曲,叫做《亚洲雄风》,“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云云,气势不小,惜内容空洞。有趣的是,对应“雄风”的还有“雌风”,这是屈原弟子宋玉的划分。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立一旁。这时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拍马屁道:“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宋玉对自然风显然也运用了双重标准,把吹向王的风叫“雄风”,把吹向百姓的风叫“雌风”。钱钟书先生就雄雌风问题继续阐发道:“吾国旧说,于虹、雷、岁、月、草、木、金、石之类,皆分辨雌雄。”确是。洪迈《容斋三笔》即云:“春雷始起,其音格格,其霹雳者,所谓雄雷旱气也;其鸣依依,音不大霹雳者,所谓雌雷水气也。”这该是前人“日暮胭脂红,不雨就起风”一类关于天象的经验之谈了。


    《西游记》里有两处写道了物件的雄雌。第三十五回,孙悟空把妖怪的宝贝葫芦弄到手,跑去再和妖怪叫板,妖怪问宝贝来由,悟空信口说当年仙藤上“结有两个葫芦。我得一个是雄的,你那个却是雌的”。妖怪不明就里,看到“宝贝”果然失灵,还跌脚捶胸道:“天那!只说世情不改变哩!这样个宝贝也怕老公,雌见了雄,就不敢装了!”第七十一回,孙悟空又如法炮制了一次,这回是能摇出火的宝贝金铃。妖王道:“铃儿乃金丹之宝,又不是飞禽走兽,如何辨得雌雄?”假的自然不敌真的,妖王也是慌了手脚道:“怪哉!怪哉!世情变了!这铃儿想是惧内,雄见了雌,所以不出来了。”正是基于这些文化背景,钱先生说大圣“虽捣鬼而非杜撰也”。一回雄胜雌,一回雌胜雄,雄雌高下倒是并无定论。


    西晋有个叫满奋的特别怕风,当然不是台风,而是寻常的风。《世说新语》云,满奋“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武帝笑之,满奋说自我解嘲地说:“臣犹吴牛,见月而喘。”没见过新鲜玩意,以为琉璃屏也透风吧。满奋如此怕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我们知道多数人则是因为怕冷。《清稗类钞》里有一则父子对答:“王丹麓病起畏寒,每当雪夕,辄楗户御风”,五岁的儿子王小能问:“大人寒,故畏风,抑知风亦畏寒乎?”父亲问为什么,小能答:“风不畏寒,何由喜扑人怀。”小能的话已颇有禅机了。按宋玉的观点来引申,这种欺负穷人的风无疑就是雌风了。


    《清稗类钞》载,苏州范时行拆字很有名,“所言不烦,而悉有意义”;每天也不多拆,“日以得钱六百为率,钱足,则谢客寂坐”。有个理发的“盛冠服而往”,拈“村”字问他,他奇怪:“木以长材为贵,一寸之木亦何所用。”那人说剃头刀的把儿呀?范时行因之很感慨:“凡事若能努力,则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君何必自堕其志乎?”又有人以“风”字问“妻子所孕为男为女”。范曰:“移中间虫字(风之繁体:風)于右旁,则似虺字。《诗》曰‘惟虺惟蛇,女子之祥。’所孕必女矣。”这种预测自然有无稽之谈的成分,但我一向认为,拆字或测字高手,实乃能够活用知识的饱学之士。同样有趣的是,民间“发明”了种种“生男生女”法,其中之一是身上佩男钱还是女布——就是说,钱币也分出了雌雄。怎么分的呢?“钱径一寸,重四两半,代谓之男钱;五铢钱肉郭既除而其质弱,则曰女布”。


    台风是一柄“双刃剑”,带来灾害只是其消极的一面。不久前,水利专家把台风“浪卡”评为广东近年来少有的优质台风,就因为它只带来水资源而不作孽危害,台风雨均匀地遍洒全省各主要流域并显著缓解了东江、韩江雨水偏少的状况。同时,全省300多座大中型水库和数千座小型水库明显增加了有效库容。更重要的,广东在防御中创造了“三无”:无人员伤亡、无水利工程事故、无明显经济损失。“浪卡”得此美誉,正是其积极的一面在发挥作用了。

 

        2009年8月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