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白
9月9日上午,女子100米T11级(盲人)决赛,吴春苗在最后时刻逆转世界纪录保持者、巴西选手吉列尔米纳,夺得了中国残奥军团的径赛首面金牌。在晚上的男子5000米T11级别比赛中,张振凭借最后200米的强劲冲刺,超过了前面的肯尼亚选手,再添一金。吴春苗说,那是她不敢梦想的胜利;张振也说,非洲选手在这个项目上历来都占统治地位,他是以挑战者的姿态来比赛的。但如我们所见,他们都成功了。
到昨天晚上9点钟笔者落笔之时,中国残奥代表团已经夺取了8枚田径金牌;而且电视画面下面的滚动字幕说,田径一直是中国参加残奥的“拳头”项目,一直有较好的表现。由此不能不想到北京奥运会前誓言夺取两金实际上却寸金甚至寸银未得仅仅收获2铜的健全人组成的中国田径队。老是对中国足球那个“软柿子”扔“臭鸡蛋”,放肆言论也没有意思,它就那个样子了,暂时还见不能扶得起来的迹象。我们不如把有限的精力关注一下应该有出息也可能有出息的项目。
健全人的田径金银牌颗粒无收,这让奥运历史上首次金牌高居榜首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稍显尴尬。身体条件先天不如人家,是我们常常听到的一个理由。于是,短跑好的,人家那身体器官是如何构造的;长跑好的,又是如何,言之凿凿,先自气短一截。此前,这些说法尚可以搪塞国人,在吴春苗和张振之后,还是闭嘴收声的好,再这么讲会闹笑话。我们不能排除先天因素的优势,但先天因素肯定不是绝对的。吴春苗赢的是短跑,张振赢的是长跑,总不至于说中国残疾人的身体素质优于国外的残疾人吧?诚然,残奥的金牌多,本届达到160枚,根据伤残程度划分了不同的竞赛级别;但无论怎样,中国的残疾运动员和外国的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与的是公平竞争。
不要一味强调所谓先天的因素了。事实上,牙买加短跑项目“全面开花”,也是本届奥运会才有的事,前些年还主要是由美加选手称霸,难道牙买加人这几年的身体进化奇快不成?而且,非洲选手垄断着中长跑项目,在残疾人那里未尝不是如此,张振争取到的也正是先前不敢梦想的胜利。
吴春苗和张振站在领奖台上时的别样一景令我们难忘,那就是金牌的互挂。转过身,吴春苗就将自己脖子上的金牌摘下来挂到了领跑员李佳雨脖子上;晚上,在颁奖的细雨之中,张振也将他的金牌挂到了领跑员(可惜不知道姓名)的脖子上。领跑员,需要和运动员并肩起跑,两个人的手上拴有一根具有弹性的引导绳。盲人选手没有起点和终点的概念,也不知道应该何时冲刺、向何方冲刺,全要靠领跑员提示。领跑员正相当于盲人运动员的眼睛。金牌互挂,使激烈的竞技场上霎时间充满了感恩的温情。
为什么健全人没有做到的事,残疾人做到了?历届残奥会上中国军团的田径成绩,应当引起我们的思考,应当给我们以种种启示。最核心的,莫过于我们敢不敢去争取那些不敢梦想的胜利。在竞技场之外,这样的信心也同样具有启迪意义。
2008年9月10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