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得差可以疑罪从有?

(2007-12-21 12:25:31)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今古齐观
田东江

    《清稗类钞》里面有个故事,李雨苍千里迢迢到湖南拜见曾国藩,“值文正他出”,儿子代老父出来接待。而曾公子见李雨苍“衣敝而风尘满面”,穿得差又脏兮兮,乃“有慢色”,不大瞧得起。谁知李雨苍毫不客气,“直前殴之”,并警告他:“而父以礼士闻天下,若慢士如此!”曾国藩回来后,“奇之,留幕下,授以一军”。但这样动听的故事,可能仅仅限于供给后世咀嚼玩味的谈资,真实生活中的状况往往呈现事态的另外一面。

    《中国青年报》12月7日报道,来自江西省贵溪市的钟有水在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篁庄社区打工,11月12日上午,他在街上被一群不亮明身份的人抓到派出所,其间虽然多次被打,但并没有人告知抓他的原因。在渡过了恶梦般的一天一夜之后,他和同样经历的人被释放了。一名警察对他说,你每月拿的工资不少,咋穿得那么差?言下之意,他们之所以抓他,正是因为他的穿着。钟有水想不明白:难道穿得差也有罪吗?固然,民间有“人是衣裳马是鞍”的装扮标准,毕竟还谈不上褒贬,而在对付钟有水的警察看来,穿得差可以令他疑罪从有。

    对照21世纪警察的这一“观点”,历史上的很多名人真要庆幸自己只是生活在过去的日子。黄瑜《双槐岁钞》说,太极拳的始祖张三丰“丰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但大家都叫他“张邋遢”,可见他“无寒暑惟衣”的那“一衲”,一定干净不到哪里去。沈德符《万里野获编》说,王安石平时“蓬首垢面”,苏老泉——东坡的爸爸,“至目为衣囚卤而食犬豕”;还有位大儒唐荆川,“破衲疏羹,垢敝不堪”。瞧,这几位穿得甚差的古人,要是在今天出门上街不就麻烦了吗?当然,在沈德符看来,这些古人穿成这个样子,“非强饰也”。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像搞行为艺术似的故意要哗众取宠,你说怪癖也好,这是他们的一种生活习惯。朱弁《曲洧旧闻》还谈到了安石的一件逸事,有一次他洗澡,人们“潜备新衣一袭,易其敝衣”,但不告诉他,结果安石“服之如固有,初不以为意也”。其实安石吃东西也是一样,毫不讲究。有一次左右说他爱吃獐脯肉,王太感到奇怪,问他们怎么知道的。左右说他“每食不顾他物,耳獐脯独尽”。王太又问,那么他吃饭的时候獐脯放在哪里呢?左右说在离他最近的地方。王太说你们明天换个别的菜试试,结果,安石“果食他物而獐脯固在”。

    农民工钟有水穿得差也是这样,首先这肯定不是他故意的行为,非要借此引起警察的注意;另外,他一个靠打工挣钱养家的人,可能也达不到警察要求的那种穿着质量。白乐天诗曰:“渴人多梦饮,饥人多梦餐。”黄庭坚补充道:“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谁不希冀自己缺啥有啥呢?杨瑀《山居新语》载元至正四年(1344年),他跟惠宗皇帝去看伯颜太师才十几岁但却“为洪城儿万户”的儿子,半路上“有酒车百余乘从行”,杨瑀见“其回车之兀剌赤(马夫)多无御寒之衣,致有披席者。有一小厮无帽,雪凝其首,若白头僧帽也”。不要说穿得差,穿都没得穿,所以队伍“望见驾近,哭声震起。上亦为之堕泪”。生活的真实状况就是而已,惨状不是演戏演出来的。清朝的龚义林做过一首《贫乐》,当时广为传诵。诗曰:“憔悴山妻苦恨贫,谁知贫里得天真。菜蔬作饭甘于米,稻草铺床暖似茵。户乏荆扉偏得月,袖多绳结好携春。宵来莫厌长醒坐,不饮原来最养神。”我想,龚义林如果不是自嘲,就是在拿穷人开心了。

    其实,依据穿着来判别什么,与其“应用”于民间,不如放眼于官场,那里倒是有许多刻意的行为真正能反映些什么。宋朝有位军需判官孙良孺,“喜诈伪,能为朴野之状”。有一天,他买了不少布,“杂染五色,陈于庭下”,人家问他干什么,他说女儿就要出嫁了,给她做点衣服。话传到临朝听政的明肃太后那里,“太后叹其清苦,即命厚赐金帛”。看,他的这一出戏收效多好?最典型的还是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里的描写,因为新来的署院强调“慎独”,讲究节俭,于是“浙江官场风气为之大变”。怎么变的呢?“官厅子上,大大小小官员,每日总得好两百人出进,不是拖一爿,就是挂一块,赛如一群叫化子似的。”关键是,“那个穿的顶顶破烂的人,大家都朝他恭喜”,因为这意味着他要得美差了。“大家得了这个捷径,索性于公事上全不过问,但一心一意穿破衣服。所有杭州城里的估衣铺,破烂袍褂一概卖完;古董摊上的旧靴旧帽,亦一律搜买净尽……”

    钟有水因为穿得差,渡过了人生“不堪回首”的一天;某年沈阳市长慕绥新因为穿得太好曾被香港报纸暗讽。民间与官场的穿着悬殊如此,政府有愧与否就不用说了,至少它的职能部门不能漠视民谟,甚至把这当成人家的罪过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