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华南虎照想到“是非之心”

(2007-12-03 18:49:42)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潮 

    12月2日,国家级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华夏物证鉴定中心、民间最权威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以及享誉国际的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分别对陕西华南虎照做出了判定,他们一致认为,照片上的老虎是平面的假老虎。但是,浮在水面的始作俑者周正龙先生,仍然大口一张,坚称自己拍的老虎“100%是真的”;并且,还煞有其事地要南下广东寻虎,仿佛今后中国有没有虎,非得由他来证实不可了一样。

    在科学缜密的鉴定和信誓旦旦的拍胸脯、赌脑袋面前,任何神志清醒的人都会毫不犹疑地选择前者。但是,如果一方即使拿出了最权威的鉴定结论,而另一方对任何质疑和指摘仍然充耳不闻,就这么纠缠下去乃至纠缠个没完没了怎么办?我想不妨搬动先贤孟子的教诲来说几句话。孟子说过:“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公孙丑上》)朱熹老夫子怎么诠释的,我们且不去理它;按照今天的观点,所谓是非,就是事理的正确和错误,所以“是非”的前缀往往要与“明辨”相伴。是与非,作为人应当要有个判别能力。“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我理解为几近于骂,非人,不算人嘛。可能是孟老夫子意识到自己的火气太大了吧,在其后的《告子》篇中又说:“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而华南虎照产生的闹剧,无疑要给亚圣的话增添一点儿压力,甚至有挑战的意味。

    华南虎照问题演变到现在,已经不是真伪与否的问题——这个问题早已真相大白,而是相关当事人究竟有没有“是非之心”的问题;对相关政府部门而言,是究竟有没有能力明辨正确和错误的问题,没有的话,是客观不能还是主观不想?在虎照以及虐猫等等网友穷追不舍的事件中,我们真正见识了网络的力量,这是一股今后任何人都不可小觑的力量,足以令造假者、作奸犯科者心中胆寒。现在,聪明的、专业的网友们罗列了虎照以及周正龙同志前后矛盾叙述的13大疑点,直指“拍虎者”另有其人。苟如此,这个在前台跳跃的、自诩为不会说假话的农民兄弟,只是一个被人操控的木偶,他自己为了采访费、照片费而浑然不觉罢了。我得承认,周先生在可能已然建立的“攻守同盟”这一点上,尚不失其纯朴的一面。但是动辄蜂拥而至的记者,有谁可以跟他讲讲孟子的话吗?

    在陈凯歌先生痛斥恶搞其作品的胡戈之前,孟夫子还有一句类似的经典语录:“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我相信,在舆论的追击之下,虎照的真伪不可能不了了之。即使到最后,不管是谁赌过“脑袋”,这种事情也都可以不必追究了,因为国人的毒誓大抵都是靠不住的,春秋战国时为了推行合纵连横而催生的那些已被历史证实绝对流产了的毒誓,后人不是都见得多了吗?不管用还要发,可以归为文化的一种劣性吧。但陕西当地有官员拍胸脯说如果虎照有假,他就“第一个引咎辞职”,却是可行的,也是值得我们下一步高度期待的。在关于引咎辞职的条例出台之后,我们似乎还没有见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个案,先前的所谓引咎,定睛一瞧,其实都是免职的。
 
                        2007年12月3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