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墨纸砚申遗,当是一种宣传吧

(2007-08-09 22:14:49)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潮 
    由中科院科技史所、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牵头,联合申报中国“文房四宝”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材料编撰工作日前在北京正式启动。于是,在我们已然长长的一大串申遗队伍中,又挤进了“笔墨纸砚”。

    非物质文化遗产,几年前人们还比较陌生的词汇,一下子耳熟能详起来。隔三差五,那么多东西要申遗,令人目不暇接。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每两年一次、每个国家每次只限申报一项来计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大队不是已经排到下个世纪的门槛了吗?还在不断增添新的申报项目,可能成功吗?不太可能吧。不错,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但是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无论是国家级的还是世界级的,似乎成了推进“保护”的惟一动力。让人狐疑的是,大量曾经辉煌的民间文化走向没落,难道仅仅是因为缺个耀眼的名分、缺些扶持的金钱吗?中秋又快要到了,申遗的呼声想必循例再起;权且设想一下它马上就能够申遗成功吧,难道中秋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现在过中秋的方式,就会产生些许的改变吗?

    笔墨纸砚申遗,由相应的协会牵头,行为可以理解,人家都申了,我们放着这么响当当的东西不申,说不过去;况且,理由也很充足。报道不是说了吗?笔的使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3000年前,墨就产生了,并与笔相提并论;纸的应用要晚于笔和墨,产生于东汉;砚则产生于春秋时期,比纸的历史悠久。其实,即便没有或者不用罗列这些悠久的历史,一句“弘扬传统文化”的口号也足够了。去年年底,兰州牛肉面曾被当地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理由就异常简单,“为了让兰州牛肉面名扬天下”。只是在经历了沸沸扬扬的“限价令”风波之后,兰州牛肉面已经先期达到了这个目的,不知道还有没有继续申遗的打算。其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讲得很明白,国家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那么,诸多尚处在勃兴之际的文化或跟文化沾边的项目,凑的是哪门子的热闹呢?

    笔墨纸砚也是一样,并没有显示出什么衰败之像,至少在书画领域就是一派欣欣向荣。当然,指望像从前那样轰轰烈烈,举手投足须臾不可或缺,也是不现实的。社会在进步,书写工具也在进步,是一种必然。当前,抢救和保护那些处于生存困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非常紧迫的历史使命。但我们也应该明白,抢救和保护,并非只有申报世遗之一途,更不能把申报当成惟一目的。今后,可以肯定的是,还有更多的、不管能不能成功的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要在申遗的队伍中亮一亮相。那么,权当是相关人等借助世遗的招牌进行的一种宣传吧。
 
                      2007年8月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