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辞海》不要那么“小气”

(2006-10-18 19:03:53)
分类: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潮 

    按照10年修订一次的惯例,《辞海》从今年开始将展开2009版修订工作。据消息灵通的报道说,新版辞海将增加近万条新词,人物的如“巴金”,科技的如“神六”、“纳米”等。报道还明确告诉我们,如“超女”等新时代的词汇则不会纳入。这是因为“《辞海》收词一是要考虑它的知识性,二是这个词语本身要稳定,要经过社会的沉淀”。

    对“超女”予以拒绝且表明似乎充分的理由,看起来,这不是报道媒体刻意要哗众取宠,而是主持修订《辞海》者的明确态度。果真如此的话,笔者首先要说,《辞海》在这个问题上显得非常“小气”;其次要说,实际上这与《辞海》的编辑宗旨也不那么吻合。浏览《辞海》的历史,知道它最早的策划、启动始于1915年,时为中华书局主持人的陆费伯鸿先生,决心编纂集中国单字、语词兼百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大辞典;《辞海》的书名,正取“海纳百川”之意。也就是说,这部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其收入词汇的立场应当是“中立”的,“不因爱而溢其美,不因憎而增其恶”。

    “超女”自问世以来,非议颇多。不少人对这种快餐式的文化不仅表示反感,而且表示忧虑。也许“超女”经不起时间的检验,要不了多久就会退出历史舞台,但这终究只是一些人——主要是反感者现时的猜测。况且,“超女”词条与围绕“超女”的种种行为本身,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可以反感“超女”行为,但反感“超女”词汇就不够理性了。在现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超女”已然是一个客观存在、且影响颇为广泛的词汇,将来的人们要研究这段“文化”,可能绕不开这个词汇,于今定义明确,不至于他年不必要地费尽心机。屈原的“离骚”是什么意思?至少从汉朝的班固起人们就揣摩个不停,今天也无确解。例子举得也许并不恰当,但道理是同一个道理。研究人员已经断定,“离骚”的词义当时人人皆知,根本不成其为“问题”。

    作为中国最权威的工具书,《辞海》究竟收不收“超女”词条,多少关联着修订者是不是戴着有色眼镜看词条。现在不妨收了,即使有一天“超女”真的偃旗息鼓了,删了不迟。退一步说,《辞海》每个版本,都也曾收录了不少当时经过了“沉淀”日后证明“过时”的货色,否则,何来要在新版中删除“已经被淘汰的词条”的预告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秉承这一编纂宗旨的《辞海》,在词条问题上不要那么“小气”,不仅对“超女”,对任何词条都是如此。
 
    2006年10月1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