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析“快退休”了的直言

(2006-08-24 11:27:43)
分类: 网文旧作

 析“快退休”了的直言

 

 潮白

 

    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忽地成了公众瞩目的焦点人物。829日,他严厉批评了天津、海南等8个省市在国家助学贷款方面几年来的几乎毫无作为;91日,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对外宣布了针对不落实教育部政策、“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和高校”的“惩罚性措施”,张保庆被媒体称为“罕见地批评地方官员,用词之严厉,近十年来少见”。接着,他又再次告诉我们,高校收费确实偏高,超过了百姓承受能力。(99日《南方日报》报道)

 

    身为主管部门的行政高官,张保庆副部长所指出的问题无疑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我们中国的事情就是这样,某些尽管人人皆知、熟知的事情,只有经过了某个高官之口,由他“拍案”一下、“怒斥”一番,才可能引起格外关注。张保庆的话所以吸引了媒体,道理正在于此。不是吗?哪个省对贷款毫无作为这种宏观的事情我们平民百姓固不知道,但高校收费之高其谁不知?多少农民多少年的收入才能养一个大学生的细账早有人算过了,中国的情形怎样、外国的情形怎样,也有人比对过了;即使对这些都没在意,从累积的新闻中也可以知道,有多少家庭,收到录取通知书简直是悲喜交加?又有多少家庭,因为筹集高昂的学费而引发种种悲剧?

 

    而耐人寻味的是,这些话却是出自一个自称“快退休”了的官员之口。张副部长为什么要刻意强调这一点呢?我想,快退休了,反正要下来了,大约是无所顾忌,可以说点真话了吧。那么,先前顾忌什么呢?老实说,我很不情愿拿张保庆副部长来说事,毕竟这种“快退休”了的直言在咱们国家也是太少太少,在目前至少需要颂扬而不是泼冷水,“鸡蛋里挑骨头”实在有失厚道。但我还是想说,“快退休”了的直言,很容易让人想起民间流行的俗话:屁股指挥脑袋。别看这句话有粗鄙之嫌,但道理透彻。它形象地揭示了一个人的思维乃至行为取决于其所在的处境和立场,说白一点,是坐在什么位置上说什么话。你以为那些调门高高、废话连篇甚至睁眼说瞎话的官员真的那么白痴吗?当然不是,他们自己心里明白得很,然而他们“屁股”坐的位置“指挥”他必须说官话而少说“人”话,所谓“不由自主”。正是因此,一些退下来的官员往往讲话胆子都大了起来,浑然变了一个人似的。所谓胆大,无非是讲了先前没有讲过的真话。在台上时他是官,就弄出了官样子;到了台下他是“人”了,也就恢复了“人样子”。其实,如果你让那“胆子大起来了”的人坐回他原来的那个位置,他一样还是原来的腔调,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为什么“屁股”能够“指挥脑袋”?深层次所涉及的应当是政治生态一类的大问题,笔者无力驾驭,只有进行浅层次的揣测:如今坐上一个位置不大容易,重要的位置就更不容易,一呼×诺就不用说了,其显形的和潜在的物质上的“利益”也相当可观,有几个人为了直面弊端而四面树敌,为几句真话而可能惹恼了什么人乃至可能丧失这一切呢!明哲保身,一切求他个保险算了。于是,还有晋升空间的要琢磨看怎么晋升,快退休的要琢磨着怎么来个平安着陆,至于平素里干工作是不是推一步走一步、到“非……不可”的时候才大刀阔斧,是不是鹦鹉学舌,那又有什么紧要?起码宋朝的人就已经这么干了,朱熹老夫子不是早就说过了嘛,有一些士大夫“叫他说廉,直是会说廉;叫他说义,直是会说义。及至做来,只是不廉不义”。他在那时就把这种人叫做“能言鹦鹉”。

 

    “快退休”了的直言,是迟到了的直言。况且,还留了一点尾巴,在91日的新闻通气会上,张副部长还这样告诉与会的各大媒体:“我们也不愿得罪人,我们是迫不得已。”(98日出版《瞭望东方周刊》)这句话我很不爱听,主管部门纠正属下的错误,怎么能叫“迫不得已”呢?不是“快退休”了的话,是不是还可以继续容忍呢?因此,尽管“快退休”了的直言比不直言终究要好,尽管我们对此不能过于苛求,但是显而易见,在官场上“如日中天”者的直言,更能显示出直言者对社会痼疾的憎恶和根除的决心,比如审计长李金华已经掀起的两次“审计风暴”。

 

               2005年9月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