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7月份统计局房价北上广深肖文晓 |
分类: 房地产(新) |
北上广深房价齐降
——7月房地产数据蕴含四大积极变化
国家统计局8月18日公布的7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售价变动情况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64个,超过5月的55个,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仅有2个,比6月减少6个,分别为厦门和大理。此外,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全线下跌。其中,上海降幅最大,下跌1.4%,环比扩大7个百分点。北京与广州下滑趋势扩大,各自下跌1.3%。
根据经验,成交量的调整往往先于价格的调整。7月的房价数据全线下跌,成交量自然也好不搭哪里去。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7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648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7.6%,降幅比1-6月份扩大1.6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36315亿元,下降8.2%,降幅比1-6月份扩大1.5个百分点。看上去,7月份的房地产数据真的万马齐喑,十分悲观。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已经回天乏术、行将就木了呢?其实也不尽然。在哀鸿遍野的7月数据之中,笔者发现,四个判断房地产市场走势的重要指标都有积极的变化,值得关注:
第一,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收窄趋势放缓。统计显示,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038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7%,增速比1-6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34365亿元,增长13.3%,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2%。笔者发现,虽然过去6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速都在收窄,但是近几个月收窄的幅度在减小。5至7月份,该指标收窄的幅度依次为0.7、0.6和0.4个百分点。信心比黄金更宝贵,而大家愿不愿意投钱到某一个行业,最能反映对这个行业的信心。
第三,近三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呈筑底迹象。统计数据显示,近三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内累计同比降幅依次为7.8%、6.0%和7.6%。从数据来看,在5月份跌至7.8%的低位之后,6月的反弹没能在7月持续,1-7月的销售面积降幅再次扩大了1.6个百分点,这看上去让人担心。但是,考虑到7月份本身就是市场的传统淡季,因此笔者倾向于将其理解为正常的季节调整。这种上下波动的调整,明显有别于今年前5个月持续下滑的态势,是市场筑底迹象的体现。
第四,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增速年内首升。统计数据显示,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68987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比1-6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尽管增长的幅度很小,但是改变了过去6个月连续下滑的颓势,意义重大。而从资金构成来看,国内贷款13111亿元,增长14.7%;利用外资245亿元,下降9.2%;自筹资金28078亿元,增长11.6%;其他资金27553亿元,下降8.1%。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6567亿元,下降10.2%;个人按揭贷款7651亿元,下降3.7%。总体来看,7月份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的增幅都比上月扩大, 显示市场流动性情况好转,这对资金密集型的房地产行业无疑是一个利好。
当然,笔者也认为,虽然7月份各项指标都有积极的变化,但是这种积极的变化还很微弱,能否得到巩固接下来还需观察。对于开发企业来说,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加快走量,现金为王”仍然是当下最明智的决策。
(克而瑞高级分析师 肖文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