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开发商地方政府房地产总理调控房产 |
分类: 房地产(新) |
在强大的行政调控之下,开发商们终于低下头来。
统计数据显示,在被称为楼市传统旺季的“金九银十”期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楼市成交量纷纷大跌。其中,北京9、10月份新房成交量为10869套,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达到45.37%。上海10月份的新房成交量为43.7万平方米,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广州、深圳10月份的新房成交量也同比下降了六成。
不仅成交量下跌,就连房价也久违的出现了“HOLD不住”的场面,并且降幅不小。最近在上海、深圳等城市频频发生的业主包围售楼部事件,就是开发商的降价幅度超过了业主的忍耐程度的证明。以上海的中海御景熙岸为例,据报道其成交价就从23000元/平方米降到了17000元/平方米左右,相当于三成首期成了泡影。
“价量齐跌”的严峻局面,就连房企大佬们也不敢轻慢。近期,万科、富力、恒大等巨头的高管就纷纷表态,将“现金为王”,准备过冬。上述表态的背景,是中央政府一再宣称调控将坚定不移,最终达到房价合理回归的目的。
有意思的是,就在去年,面对政府一轮紧过一轮的调控,开发商们还是能够轻松应对,关于“房价到底是听总理还是总经理的”笑话能在坊间广泛流传就是很好的证明。回顾2010年,政府尽管在4月份和9月份出台了两轮调控,力度前所未见,结果却还是未能阻挡全国房价的普遍大涨。楼市深度调控第一回合,开发商占了上风。
无奈之下,2011年1月26日发布的“新国八条”再掀调控风暴,史无前例地出台了限购、限价这样的行政调控措施。而房价这匹脱缰野马在历时大半年的僵持博弈之后,也在第三季度末期开始驯服下来。统计局发布10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70个城市中有34城市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下降,数量比9月增加了17个,占比达到48.5%。没有疑议,楼市深度调控第二回合,政府已经胜出。
但是,如果将本轮楼市深度调控比喻成拳击比赛的三番战,在开发商胜出一局之后,尽管政府在第二局很快扳回,但是并没有KO对手,初露败相的开发商第三回合会否绝地反弹还很难说。毕竟,在2008、2009年,开发商已经上演过一次胜利大逃亡。
个人认为,在2012年这个楼市调控三番战的终极战役,开发商胜出的机会或许不大,但也不是没有一点生机。首先,从经济大环境来看,受困于欧美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的对外出口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而内部又深受“4万亿救市后遗症”的影响,为了让上一阶段进行的基建投资能够继续下去,为了让融资困难的企业能度过难关,紧缩货币政策存在放宽的可能,而假如成真就有可能惠及楼市。其次,从政府的态度来看,尽管中央政府的调控态度很是坚决,但是地方政府在楼市低迷之后所遇到的困局也是不能不考虑的,就连一向以泡沫少著称的广州楼市也出现了近一个月30来块土地中止拍卖的惨淡现象,足以见到调控对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因此,佛山放宽限购令尽管不到半天就被叫停,却是地方政府渴望调控政策能灵活调整的一个普遍缩影。除非被中央严令禁止,否则为了保证地方经济增长和地方财政收入不要受到太大的波及,地方政府在完成2011年的房价调控目标之后在2012年对实施细则进行微调是很有可能的。
由此可见,尽管在严厉的调控下开发商除了降价出货已经办法不多,但是楼市的砝码在于其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牵一发而动全身,特别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是开发商逃出生天的最大可能。需要明确的是,正如总理说的,房价目前只是刚刚出现了松动。为了巩固调控的效果,个人判断,至少在明年第二季度之前地方政府不敢放松调控。而明年即使等到了政策适度微调的时机,楼市最好的可能也就是稍微放松一口气,仅限于整个行业不至于在数九寒冬冻死,暖春出现还不可能。因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思路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大可能短时间内重演从调控到放松再到救市的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