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障房问题才刚刚开始

(2011-08-09 15:52:01)
标签:

财经

3600万套

保障房

福利分房

房产

分类: 房地产(新)

    保障房5年3600万套的军令状一出,各地的保障房项目纷纷上马,而从下半年开始,陆续推出的保障房项目将会逐渐浮现在世人面前。与此同时,关于保障房的各种问题也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有消息称,为了完成“不可能”的保障房任务,有多个地方将单位建设的员工福利房纳入保障房的范畴,或者鼓励有实力的单位盖房。这对一些“花钱无门”的央企、国企来说,意味着早已在1998年停止的福利分房计划再度重启,可谓天大喜讯。福利分房时代的种种弊端,也会因此旧事重提。而对于那些没钱没地的清水衙门来说,面对这个馅饼,却基本只有眼馋的份,只能埋怨自己投错了胎。更大的问题在于,无论是强势部门,亦或清水衙门,在系统内起码还有分到保障房的可能,而系统外的平民百姓基本与之无缘,这很可能会引发新的不满。

 

    地方政府的病急乱投医,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资金应对如此庞大的保障房计划。瘸腿的保障房建设是从住房市场化开始就欠下的一笔旧账,而10多年的欠账突然要地方政府几年内还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此,尽管中央政府特批了地方融资平台,希望引入社会的力量建设保障房,但是由于保障房利润有限,民间资金对此兴致一般,筹集的资金依然是杯水车薪。

 

    事实上,更大的麻烦还不在于产权可以出让的经适房和限价房,而是廉租房和公租房。对于经适房和限价房来说,尽管其在分配过程中的灰色地带广为学者诟病,但只要能盖起来,出售之后地方很快就可以回笼资金。而回报遥遥无期的廉租房、公租房,地方政府如何筹措资金、如何管理都没有底。由于缺乏一个完善的计划,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必然会遇到种种问题。在北京,已有报纸披露开发商代政府建设的廉租房因为“没有接收主体、没有钱回购”而被政府搁置的信息,这对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房建设的积极性无异于当头一棒。

 

    无论是房价调控,亦或保障房建设,急于求成是行政管理部门的一大通病,而运动式的大干快上,由于对实际情况缺乏考虑,其制造的问题数量不一定比现有的问题数量少,甚至可能更严重。

 

    对于5年3600万套的保障房计划而言,现在遇到的问题可能才刚刚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