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会结束后房价经过短暂的回调与观望进入疯狂的上涨,在此关头,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调控房价,这给我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号?对这些政策我们应当怎样解读?怎么理解政府出台这些政策的初衷呢?
政策传递了一个非常明显的信号,那就是政府稳定房价的决心很大。我记得两会的时候住建部部长说过一番话:今年的房价必须稳定,总理都说了,今年的房价是稳定的,不行也得行。这句话背后有两个意思大家必须明白:第一,稳定房价已经被提高关乎政府诚信、政府工作能力的政治高度;第二,如果用经济手段解决不了房价上涨的问题,政府就会用行政手段。但是,由于市场对这几年楼市调控已经产生了审美疲劳,而且两会期间没有出台很重大的楼市政策,大家对建设部的话基本上没有怎么在意。表现在成交上,就是两会后全国各地的楼市成交量增加、成交价上升,特别是成交价,根据统计局的数据,已经是连续10个月上涨,而且一次比一次大。这样的一种情况显然是政府不能容忍的。所以,就在很多人以为楼市是不是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狂奔的时候,中央出台了曾在控制过热需求的二套房贷重拳,这就释放了一个信号,如果楼市不听话,政府就要打屁股,而不会纵容。这是目前房地产行业的现状,大家必须明白。
那么政府为什么出台这些政策呢?我认为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保障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第二个是降低金融系统的运行风险。第一点不用多说,两会期间超过一半的议案都指向高房价,还有网络的各种声音,都已经充分证明老百姓对房价问题的关注。关于第二点,08年的时候,给萧条的市场逼急了的开发商曾经说过一句话:要死也是银行先死,为什么?因为现在无论开发商还是消费者都很依赖银行的贷款。开发商的自有资金比例低大家都知道。2009年5月27日,国务院公布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的调整结果,普通商品住房项目投资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从35%调低至20%。这个比例到现在就没动过。消费者呢,广州的情况是,只有三成不到的置业者是一次性付款买楼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房价还这么涨下去,这个泡沫迟早会破,而泡沫一破就会大家都遭殃。所以,既然是银行先死,那么银行就要先防范于未然,先把首付提上来,把开发贷管理起来。你可以投资,但你要用自己的钱而不是银行的钱投资。
2.同样都是抑制高速上涨的房价,新国十条跟07年的房地产政策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政策出台,会不会使得2008年楼市噩梦重演?
07年的调控是从信贷环节和税费环节着手,重点在于需求;10年的调控是一套组合拳,其中有供应方面的,有需求方面的,显得更有调理和更有针对性。至于会不会重现2008,我认为全国不好说,就广州来讲,我觉得有一点值得庆幸的是,下半年刚好我们要开亚运会,因为停工的关系,再加上中心城区本身供应比较紧张,所以一个比较少的供应量可以使到市场消化存量的压力没那么大,所以价格今年可能会下调,但只是小调,只要不出现深跌,对于置业者的信心是有好处的。另外,过去几年广州房地产市场的成交量也告诉了我们这个市场还是有购买力的。所以我觉得市场不会像2008年那么差。
3.这样政策出台后,对于一些房价上涨最快的城市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北京地区的二手房价开始下降,那目前对广州二手房市场影响是否明显?会不会从目前的卖方市场转为买房市场?
广州市场的投资气氛没有北京那么浓没,所以价格不会那么快有反应。至少要僵持两三个月时间。我认为现在的供应情况和需求情况决定了不可能回到买方市场,只能说让供求矛盾缓和了,买卖双方回到一个相对均衡的博弈位置。无论是卖方市场还是买方市场都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健康的市场应该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市场。
4.各位认为2010年下半年的房地产市场情况走势如何?
之前认为是“量减价稳”,现在出了政策,调整为“量减价跌”,但是价格的跌幅不会太大,比顶峰回落5%-10%左右是比较有可能的。至于成交量,预计比09年减少3成或者4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