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置业 |
分类: 2007房地产 |
昨天市国土房管局召开了关于限价房政策的新闻发布会,感受最深的不是那些流传已久的政策细则,而是有关发言人的坦诚相待,“目前的《限价房销售管理办法》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存在瑕疵”、“我也回答不上来”一类的话语多次从有关领导的嘴里说出,虽然没有得到答案,但却远比“无可奉告”、“正在研究”等冠冕堂皇的“官话”来得真挚,让听的人感到发自内心的舒服。很多东西,坦率地承认自己不懂或还没搞清楚远比不懂装懂或遮遮掩掩来得效果好,否则只会引来外界更多的猜测和不满。
作为公众,政府“摸着石头过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时候由于信息透明度不高我们连怎么过河以及过河的目的都不知道。如果一切都在云里雾里,公众怎么能安心让政府带路。比如为什么要限制广州户籍才能购买限价房,按照政府的解释,在供应对象问题有多少没搞清楚的情况下一开始把“口子”开小一点也是大家(包括非广州户籍人口)可以理解的。当然,大家的理解是建立在对政府的信任上的。这种理解,既是对政府公开透明地说这一问题的肯定,也是对政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同样会考虑解决在这个城市奋斗多年同样为广州的城市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的外来人口的住房问题的信心。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一点建议,如果是担心限价房的购买范围太窄开发商不好卖,与其把“年收入10万以下”这个口子开得那么大让许多有钱人有可乘之机,为什么不考虑像深圳一样把在广州已经缴存了一定年限的社保的外来中低收入人群纳入购买群体的对象范围?作为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大都市,我相信广州市政府有实力也应该有魄力做出这个决定。
“长久措施,灵活处理”,限价房的指导方针现在还没有得到时间的检验,我只能说这个政策“看上去很美”,也具有可操作性。至于怎么个“灵活处理”法才能让大多数的公众满意,这就取决于政府接下来的诚意和决心了。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