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控房价:人不如制度可靠

(2007-09-13 15:33:45)
标签:

房产/置业

分类: 2007房地产

中国人办事,遇到了阻滞喜欢用一句话来开通:“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并且时时能收到奇效。我以前也很喜欢这句话,一方面是因为现实中不合理的制度太多,另一方面是因为这句话里面有着浓浓的人情味,这在钢筋水泥林立的时代可是个稀罕东西。不过,人的思想是会变的,经过这么多年,我开始反感这句话,现在我更喜欢说:“人不如制度可靠”、“制度是用来执行的”。
 
为什么?其实也是生活教育了我,这个社会发生的很多事,都告诉我“人”不如“制度”可靠。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不同意,理由我也清楚,网上流行的一个带点颜色的段子不是说了吗:这年头,连萝卜也靠不住了。也就是说,很多人认为,这个社会“制度”也很不可靠,比如有的地方拆迁,想拆就拆根本没说理的地方。但是纵然如此,从逻辑上来讲,“这个社会制度可靠与否”也不足以反驳“人不如制度可靠”的论点,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话题,必须分清。

 

先来说“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马哲认为,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社会人而非独自存在的自然人,这点我非常认同。“社会”可了不得,它是一个大染缸,俗语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充分说明了经过社会养的人是多么的不可靠,所以古时候的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结是“圣人治国”。万一碰上个暴君,大家只好认命,要么揭竿而起。举这个例子,极端一点来说,这说明了古人的“觉悟”低,要知道,再好的皇帝也是伴君如伴虎,总要砍掉一批本不该砍的脑袋。换句现在的话来说,这是缺乏权利制衡的结果。怎么来实现权利制衡呢?当然不能再指望皇帝身边的人,因为只要是人就靠不住,没准皇帝身边的人比皇帝还坏。怎么办呢?在这方面,西方友邦们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他们认为:既然人本身不可靠,就依靠集体的智慧来制定一个可靠的制度,按照这个制度办事人就可以变得可靠起来。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效仿。

 

可是,由于所谓的“特殊情况”,我们在学习这套制度的时候总是扭扭捏捏,有的时候反而“画虎不成反类其犬”,典型的表现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的大量出现。因为人是活的,所以可以有法不依有规不行,可以特事特办,可以通融打点,其结果必然是权利寻租横行,腐败滋生。长此以往,大家就会习惯不把制度当制度,当制度被架空(无论有多好),人们就会再度产生“圣人治国”的幻想。于是,当看着上头的脸色行事替代了依照制度行事,我们就又从法制退回到了人治。不是危言耸听,我们看到:在房价问题的解决上,很多人就对制度失去了信心,更多的是指望市长、省长甚至更高层的领导能够体恤民情。可惜,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仅仅依靠一两个人的拍脑袋、发狠话显然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即使在权利的高压下问题暂时被掩盖起来将来也很容易因为某种因素死灰复燃。

 

庆幸的是,在几年的摸索之后,有关方面已经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这从新一轮的调控更加强调政府建立住房保障体系的责任以及相关机制的运行可以见到端倪,只要建立了适当的机制,政府就可以摆脱“救火队”的角色防患于未然。按照我个人的观点,在住房这个问题上,“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只要能让中低收入阶层有房住,让中等收入阶层有房买,其它的地王爱怎么王就怎么王吧,那是高等收入阶层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