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新版红楼真味何寻

标签:
《红楼梦》真味李少红娱乐 |
分类: 红楼人生 |
http://s13/middle/474d230ct74433b4300ac&690
几许期待、几许交谤,新版《红楼梦》终于开始揭开神秘面纱。
面对旁白、面对昆曲、面对人物造型,质疑与理解并存,少红导演几次沉默。
在仅有的几次面对主流媒体发出回应时,笔者注意到,她始终强调“忠实于原著”。而这,正是我所认为的最大悲哀。
红楼未竟梦难寻。经程、高篡改、续貂之后的120回本《红楼梦》,早已不是开在曹雪芹心头的那朵。李少红所谓的“忠实”,又是“忠实”于谁呢?真正的“原著”《红楼梦》,早已散佚百年……
在120回本基础上演绎出来的悲欢离合,除去70多回的章节可以探讨品评,剩余的那些,岂有争论毁誉的必要?几十回冒名“红楼”的故事,扭曲作者原意的理解,邀功乾隆、和珅的媚上之作,这行为本身,就是对《红楼梦》思想极大的“反讽”。
我奇怪的是,为什么我们不谈创新了。
我知道最近的国人是很喜欢创新的,比如各种选秀和选各种秀,比如每天一打开网页就会跳出的新词汇。但是在《红楼梦》拍摄问题上,李少红最终选择了一条最保守的道路。甚至小学生念课本般将整个《红楼梦》搬到荧屏,再配以画面。
据说,该版《红楼梦》的编剧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团体,比如佰邦妮。为何我们的80后开始平庸胆小,不见继承发扬中的才华横溢?
我非常想看到这样一部或几部《红楼梦》影视作品:编剧、导演在处理后几十回的问题上参考多家红学专家意见,甚至可以在网络上征集广大红学爱好者的意见,合理想象,力求一部最接近曹雪芹原著的《红楼梦》。
当然,仍然会有争议存在。但所谓见仁见智,只要是以严肃的态度去做的尝试、探索,我们都应该报以掌声。
我在看李少红版《红楼梦》的时候,并没有在脑海中回忆87版。因为不同的导演、不同的时代本就有不同的理解与处理方式。但如果说,新的版本一定要有所突破的话,那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服装道具的精美和花费的庞大,而应该体现出红学的进步,对《红楼梦》原意体悟的更加透彻上!
李少红说,这是最接近于原著的一部《红楼梦》,她说谁敢跳出来说创新。我倒是十分期待,敢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敢于推翻120回本《红楼梦》,将真正的红楼原著搬上荧屏,哪怕没有结局。
不要再求一个圆满,不要再不断的改良细节,任何事情,如果被只看结果的短视和畏首畏尾的原地转圈所桎梏,那么这样的事情必定不会成功,这样的人生必定不会豪迈,这样的时代必定难以进步,这样的民族必定难以超越!
李少红版的《红楼梦》是新世纪第一部《红楼梦》,在很多情节处理上,确实已经强于87版,少了很多阶级斗争、统一净化思想的痕迹与无奈。这就是我最认同的地方。但是我希望后来者能有更伟大的动作。
至于李少红版《红楼梦》人物造型等问题,不在此次讨论的范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