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灭绝谁之殇
(2010-02-08 12:51:22)
标签:
环保猫科动物种群中国杂谈 |
分类: 传媒时代 |
王者灭绝谁之殇
随着农历虎年的来临,人们把更多的关注目光投向了野生虎。虽然我国一直没有放松对百兽之王的保护,但是从全世界范围来看,野生虎生存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初,全世界尚有野生虎10万只左右,如今却仅余3200多只。至20世纪中叶,里海虎、爪哇虎、巴厘虎相继灭绝,另外5个亚种的分布地也极度萎缩,种群数量下降、处境濒危。
我国在1989年就将虎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同时对东北虎、华南虎进行圈养繁殖,但目前我国野生虎数量仅在50只左右。
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近日一次资深会员会议上,一位会员提出,他并不认同“虎年爱虎”的倡议,因为“保护野生虎是需要长期去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虎年,在每一年都要去做!”的确,在喜迎虎年的时刻,人类真的应该静心反思自己的非法、不合理行动给老虎造成的伤害,起而行、行而效地保护森林之王。只有拯救 “虎之殇”,才能远离 “人之殇”……
世界十大濒危物种,虎排名第一
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近日评出十大濒临绝种动物名单,虎不但榜上有名,而且名列第一。
根据WWF的数据,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全球老虎总数下降了95%,更重要的是,其未来同样令人担忧:它们会受到非法捕猎者的威胁,而栖息地遭破坏和气候变化也将影响老虎的数量。
WWF的专家解释说,老虎数量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过去非法狩猎所致。同时,由于老虎处于食物链顶端,非法捕猎者猎捕老虎的食物也会大大减少老虎的自然食物供应,使得其抢食村民家中家畜并受到饥饿的威胁,而这又将刺激人与虎之间的矛盾。
另一个重要原因,北京林业大学猫科动物研究专家时坤教授认为,在于老虎栖息地的退化。老虎作为森林性物种,需要较大的栖息地面积,同时要求栖息地质量较高。目前,老虎栖息地破碎化严重,这直接导致野生虎种群孤立,影响到物种的繁衍生息。
我国加大野生虎保护力度,“猛虎深山”成可能
针对我国野生虎种群面临的困境,不久前,国家林业局在长期保护的基础上,再次下发《关于加强野生虎保护管理和严厉打击走私、非法经营虎产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通知》,进一步加大对野生虎的保护力度。
《通知》中关于中不但鼓励公众电话举报有关走私、非法经营虎产品等犯罪活动的信息,而且决定逐步研究解决野生虎栖息地隔离等问题,同时加强对野生虎及其栖息地生境的监测和评估,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通知》所包括的主要方面,很好地体现了我国野生虎保护与时俱进、求实创新,力度逐步加大、内容日渐完善。
围绕野生虎栖息地隔离这一野生虎保护热点问题,时坤认为,可以有选择地借鉴国外物种保护相关经验,如在野生虎栖息地之间建立森林廊道、拆除不适当的隔离带等,使被人为分割的栖息地再次连成野生虎广袤的家园。
在栖息地不断恢复的基础上,野生虎种群的健康复合以及野外放归必将成为可能。到那时,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的情景或许将在许多地方重现。
其他猫科动物:虎年请不要忽视我们的渴盼
全世界共有36种猫科动物,我国拥有其中13种,占世界总数的36.1%。除虎年的主角老虎之外,还有雪豹、云豹、豹、猞猁等“王的亲戚”。
猫科动物是肉食性哺乳动物,也是食肉目中肉食性最强的一科。大型猫科动物往往都雄踞各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级,是森林、草原和荒漠等许多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或旗舰物种,它们的存亡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与野生虎相似,其他大型猫科动物的生存如今也面临严重威胁,不仅表现在种群数量减少、栖息地被破坏等方面,还表现在对其种群结构、行为及动态的研究几乎空白。
为改变这一现状,在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主管领导的建议和指导下,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于2009年启动了“中国猫科动物保护与监测网络”建设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虽然该网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今后的建设和发展,必将全面推进中国猫科动物研究工作,逐步确立我国在国际猫科动物保护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据了解,目前我国还没有某种大型兽类单独拥有属于自己的网络。
“爱屋及乌”,在虎年来临之际,公众的目光由野生虎出发,却不应再回到原点,而应尽可能地延伸,去呵护更多有着美丽斑纹、矫健身躯、野性灵魂的猫科动物,希望它们所在之处,能够多一些希望,少一些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