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类关爱森林 森林保护人类

(2009-04-20 13:31:55)
标签:

环保

世界地球日

森林堡

高山动物

王彦辉

杂谈

分类: 传媒时代

编者按:

 

今天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国际主题是“绿色世纪”,我国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

 

200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宣传画,是一只小北极熊惊恐地挣扎于正在碎裂消失的冰岛上,揭示了全球变暖等诸多生态问题。

 

的确,生物多样性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酸沉降等问题日益加重,而近些年来,人类癌症发病率的上升、种种疑难杂症的出现……也使人们更加迫切地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在目前形势下,发展林业是扭转生态破坏的最有效措施,人们纷纷将渴盼的目光投向森林。

 

无疑,森林是带给人类福祉的巨大宝库,但是森林本身也需要人类的关爱与保护。我们只有了解森林深部,才能真正探索出人类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绿色成为地球与人类的保护色,使我们生活的时代,成为绿色的世纪。

 

人类关爱森林 <wbr>森林保护人类

 

人类关爱森林森林保护人类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张一诺

 

从小北极熊说开去

 

让我们再一次叙述2009年世界地球日的宣传海报内容。画面上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小北极熊无家可归的震撼场景。事实上,气候变暖绝不只为北极熊等极地生物带来危害。

 

就我国而言,9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有20多种濒于灭绝,其数量和栖息地都趋于减少和缩小;高等植物中濒危或近濒危的物种约为4000种-5000种,占总数的15%-20%,高于国际10%的平均数。

 

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彦辉与臧润国说,近几年,雪豹等高山动物的濒危程度正在不断加剧,由于其栖息地不断退化,雪豹这一孤傲王者竟然下山偷食牧民的作物。

 

与雪豹命运相同的,还有很多珍稀高山动物及植物,由于气候变暖,它们的栖息地不断北移。如此发展下去,我国乃至全球的生物格局都将发生变化,生态平衡将被彻底打破,最后的结果,不但生物多样性锐减,还将为人类带来许多未知而可怕的灾难……

 

人类命运与生物同何去何从

 

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人类罹患癌症的几率有所增加。专家分析,除去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等原因外,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目前环境污染严重:人们呼吸的空气不再清新、饮用的清水不再甘醇、食用的食物也残留着大量的农药……而气候变暖使得对温度升降十分敏感的微生物活跃异常,因此蚊虫肆虐、疾病频繁,带来了很多未知而奇异的“怪病”。

 

从这一角度看,人类的命运同动物、植物是完全一样的,同为地球的子民,当我们的母亲伤痕累累,孩子的命运都将痛苦万分。

 

此外,制约人类发展的因素除去这些赤裸裸的伤害之外,还有许多相关联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生物多样性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遗传多样性,袁隆平发明了高产的杂交水稻离不开野生稻的基因。而随着多种野生动植物的消失,人类的发展将受到牵绊。

 

臧润国说,随着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或许有一天小麦、水稻这些粮食作物都将无法继续生长,到那一天,没有了野生基因,人类的生存何以为继?

 

与此相同,任何一种动植物都不可替代,它们的消失,将是一环生物链的缺失。而同样处于生态系统中的人类,将在动植物的日渐稀少之后,走向覆亡。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极为重要的警告: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才能保护人类。

 

森林给地球绿色的保护

 

随着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我国生态建设进入到又快又好的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林业的重要性,开始为林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在地球诞生的那天起即为地球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促使地球良性循环。

 

随着人类的出现与发展,森林的功能更加细致,而在生态环境的恶化、气候日趋不稳定的今天,森林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功能越来越重要,保持水土、净化水质、固碳、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现有科学水平下,人类无法直接干预和改变海洋与大气,因此只能拯救陆地。我们播种绿色,我们希望绿色可以再一次带给地球与人类崭新的生命轨迹。

 

在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几大工程相继实施,自然保护区、湿地建设不断发展,牢固构筑的绿色屏障保障了动物的繁衍生息,保护了人类的幸福健康。

 

森林也需要关爱

 

森林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是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保护森林、关爱森林也日益成为重要课题。

王彦辉说,森林作为地球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从整体角度去认识分析。正如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所言,我们只有深刻了解森林,才能通过森林保障发展。

 

王彦辉认为,全球气候恶化是不可抗拒的,森林一方面帮助人类减缓恶化程度,另一方面也需适应生态变化。他说,2008年冰雪灾害使南方树木损失惨重,就说明随着环境变化,造林设计也应随之改变,这样才会保证树木长期健康生长,保障我国生态建设。

 

虽然树木可以吸收污染,湿地可以净化水源,但却是有限度的。王彦辉说,如果我们不综合看待生态问题,不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经营森林、湿地,而仅仅把栽树种草当作唯一的保护,不但无法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反而会使宝贵的森林、湿地资源受到伤害。他举例说,街道防护林原本是为了吸收汽车尾气污染,但当汽车排出过多尾气时,反而使防护林死去了。

 

王彦辉提出,如今,应发展多功能林业和近自然林业,注重森林质量,遵循自然规律,使森林在生产优质木材的同时,可以更好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和谐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