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护城河的“起死回生”

(2008-06-13 17:23:45)
标签:

环保

河水

北护城河

河道

郭泗涌

杂谈

分类: 传媒时代

编者按:初夏的午后,又恰逢一阵小雨刚过,记者漫步北京北护城河河畔,只见水草青青、野花簇簇,又觉凉风习习、空气怡人。

沿北护城河一路向东,景致不断变换:忽而横空架起一帘瀑布,忽而悄悄开出一条游船,忽而脚下延伸出弯弯曲曲的石子路,忽而前方闪出一座秀丽雅致的亲水游廊……

刹那之间,记者真以为自己置身于水草丰美的江南水乡,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打破了记者的沉思,不知什么时候,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副总工程师郭泗涌来到了记者身边。于是,就在这环境优美、充满自然情趣的护城河畔,记者采访了郭泗涌,听他向读者讲述——

北京护城河的“起死回生”

 [绿树丛生,休闲纳凉好去处]

 

北京护城河的“起死回生”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张一诺

 

记者在郭泗涌展示的图片上看到,原来的北京护城河河底衬砌水泥板,两侧混凝土做挡墙,与现在差别很大,人称 “三光河道”。虽然这一措施有效阻止了河水渗漏,但也剥夺了河道的生命力,更不能使护城河由“死水”变“活水”。

现在的护城河不但在外部环境上变得美观,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态治河使得护城河内部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并利用食物链、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等来恢复、保持护城河内的自然生态平衡,控制浮游生物过度繁殖、净化水质,最终实现护城河清水长流、人水和谐的长远目标。

 

生态治河:护城河变身“生态河”

“人想要更好的生存,只有遵循自然规律,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就有。如今,随着人们保护自然生态意识的提高,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开始尊重、利用自然规律。经过长期地摸索和研究,我们对北京护城河的治理理念也发生了变化,走上生态治河这样一条科学道路。”郭泗涌告诉记者。

据了解,总体上,生态治河采取了三大措施:

一是向护城河内投放大量有“水中清道夫”之称的螺蛳、河蚌及鱼苗,这些生物可以有效消灭浮游生物和腐殖质,从而达到提高河水透明度、净化水质的目的。

二是在河道内种植大量水生植被,分为两类:一类为可抑制水藻生长、防止出现水华的水草等沉水植物;一类为可吸收氮、磷等营养物,防止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芦苇、菖蒲等挺水植物。这些水生植物都可有效吸附水中的有害物质。

三是安置潜水泵和曝气机,有效增加河水的流动性和含氧量,使“死水”变“活水”。

郭泗涌解释说:“水体原本就有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里面包括各种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也只有让水体恢复原有自然生态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水质。因此,通过模仿自然水体将护城河建成生态河是治河理念的闪光之处也是重要之处。”

 

人水和谐:处处可见亲水台

北京护城河在北京的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可或缺。然而长久以来,冷冰冰的水泥板、混凝土挡住了河水也挡住了人们对水的亲近与喜爱。

“现如今,人们的思想意识提高了,不仅要求城市河湖有防洪、供水的功能,还要令人感觉赏心悦目,具有自然气息,成为城市中的生态景观。”郭泗涌笑着对记者说。

为了满足市民们“常从河边走,恰似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愿望,北京护城河首先改变了若干年不变的死板笔直的形象,因地制宜,在原有河道基础上,尽力模仿天然河道,宜宽则宽,宜弯则弯,宜窄则窄,并且加以栏杆、山石等点缀。

河道衬砌拆除后,两岸变成了土壤斜坡,这种设计可以使行人们远远地就望到清清的河水;为了美化环境,护岸上还种植了多种绿色植物,更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穿插其间,甚至连脚下的小路也铺上了鹅卵石或青石板,走在上面别有一种感觉。

最受市民欢迎的当属几十座亲水平台了。这些水中栈桥平均高出河面1米左右,挑出岸边2至5米不等,多数为木质结构。在亲水平台上迎风而立,感受沁人心脾的清凉,这份享受只有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时才能拥有吧!

 

钓鱼挖蚌:危害不因经济账

随着北京护城河治理工作的结束,河水水质得到了有效改善。据了解,北护城河水质已由过去的Ⅴ类提升为Ⅳ类,据郭泗涌所说,情况好时还有可能达到Ⅲ类。

北京护城河河水水质和周围环境的改善,使得北京市民受益匪浅。不但人们多了一个亲近自然、感受清水的好去处,而且对于水资源紧缺的北京城来说,护城河水质的改善对于百姓生活也具有重要意义。

说到这里,一直带着可亲、温和笑容的郭泗涌突然严肃起来,他郑重地对记者说:“护城河实现了水清、岸绿、流畅、通航是大家都高兴的事,全新的设计理念使得人们与护城河愈加接近了。但是也正因如此,护城河遭到污染和破坏的几率也大大增加了。”

原来,因为现在护城河里放入了大量的鱼类和蚌类,很多人便甩开钓竿、撒开大网图个乐子、吃个新鲜;更有甚者,竟然将鱼、蚌拿到市场上去换取不义之财。郭泗涌解释说:“反对人们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经济上的损失,关键在于人们钓鱼时要撒下大量饵料,而这些饵料正是造成河水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蚌类是消灭腐殖质的功臣,将蚌类大量铲走必将破坏水中生物链,造成河水变臭。”

郭泗涌一再要求记者将以上这些话写出来,从而唤起人们保护水源、保护护城河、保护自然的意识。

而据记者了解,有些人为了图方便将污水倒进雨水管更是会直接对护城河造成污染。因此,护城河的治理与维护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全社会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

 

采访最后,郭泗涌对记者说:“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对我们来说,就是在实际工作中,按照生态文明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配置、综合治理北京宝贵的水资源,在保证各类用水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城市水环境,为北京成功举办‘绿色奥运’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做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感伤个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