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时政议论 |
宏观调控为何牵住房价“牛鼻子”
一年来,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接二连三,力度越来越大,虽带来几次阶段性的市场观望,但总体上看收效甚微,甚至价格愈涨愈烈。为何出现这种上至中央、下至黎民百姓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现象呢?关健是政策不太“适销对路”,没有牵住房价的“牛鼻子”!
一段时间以来,宏观调控政策的几个要点是:
1、严格土地供应:总量从紧;全面实行招拍挂;以政府土地中心为主的一级开发;停止一切别墅类项目审批;
2 、严格信贷政策:严格控制开发贷款;提高贷款按揭的首付比例;房屋封顶后才能按揭贷款到位;
3、严格开发管理:不低于70%的 90m2以下中小户型,达不到比例重新审批;没有预售证不允许上市销售;没有达到多层封顶,高层2/3不颁发预售许可证;着手清理税收;
4、着力建设:“经济适用房”、“限阶房”、“廉租房”;
5、严格交易管理:二次交易高税费;中介交易规范化;严格控制境外资金购房;
6、调整拆迁政策:放缓集中拆迁、改造步伐;弱化政府拆迁干预力度,拆迁补偿标准市场化。
正在讨论和争议的还有:物业税;是否公布房价成本等等。
我们知道,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核心的因素是供求关系。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就会涨,产品供过于求价格就会跌。因此,调节价格最关健的措施是在供求两方面做文章。要房价下跌或控制房价上涨幅度,必须加大供给、抑制需求。
我们回头看看近期的政策要点,哪些有利于加大供应?哪些有利于抑制需求呢(只简要讨论商品房部分)?
商品房供求关系研究政策影响一览表
政策要点
严格土地供应 √
严格信贷政策
严格开发管理 √
严格交易管理
控制拆迁
由上表可以看出,近期出台的调控政策中,信贷政策和交易管理带来购房成本增加,需求受到有限抑制;拆迁机械减少,带来该部分需求略为减少;土地供应减少带来心理恐慌和涨价预期,刺激消费心理,需求增加;强制小户型,激活部分需求。
近期政策中,却基本没有刺激供应的短期利好政策消息,或减少总量、或影响开发速度,造成短期供应减少。
因此,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看似受到打击的是开发商,实际上却加剧了短期供不应求的局面,推动了房价的继续上扬。中央政府和消费者越来越着急,部分开发商却坐收渔利。
房价继续恶意上扬,主要是因为政策没有牵住抑制房价的“牛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