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闲云野鸦
闲云野鸦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02
  • 关注人气:2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任人唯亲者,梁武帝也!(下)

(2013-07-06 16:35:10)
标签:

萧衍

菩萨皇帝

萧宏

萧绎

梁武帝

分类: 史论杂说

中国史上的“菩萨皇帝”萧衍

第二次让萧衍吃了大亏的,是豫章王萧综。萧综字世谦,是萧衍的二儿子,天监四年封豫章王。他的母亲吴淑媛是南齐东昏侯萧宝卷的爱姬。萧宝卷被杀后,萧衍将她纳入后宫,七个月便生下了萧综。萧综实际上是萧宝卷的遗腹子,对此萧衍应该心知肚明。《南史》记载,萧综“有才学,善属文”,曾写《钱愚论》讽刺其叔萧宏贪婪。《梁书》称其有勇力,能徒手制服奔马。萧综长大后,知道自己是萧宝卷的儿子,便一心为父复仇,视萧衍为仇敌。对此,萧衍也不是一点都没有察觉。

梁武帝普通初年,北魏朝廷内乱加剧,王族、大臣互相残杀。普通四年,破六韩拔陵袭杀镇将发动起义,北方从此进入多事之秋。萧衍见魏境大乱,遂发兵攻魏。普通六年(525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降梁,南梁名将裴邃趁势攻占多处战略要地,击败北魏河间王元琛。为统一指挥,萧衍派萧综持节都督众军,坐镇彭城。萧综到达彭城不久,便派密使向北魏求降。魏军主帅安丰王元延明不信,尚在犹豫观望。六月初七日,萧综只带两名亲随,深夜逃出彭城到敌军投诚。元延明大喜,次日一早便发兵来攻。军中找不见主帅,正六神无主。此时城外敌军高喊“汝豫章王昨夜已来在我军中。”梁军闻之大乱,又一次全军溃败,死伤大半。萧综后来死于北魏。

(梁大通年间,梁武帝趁北魏内乱之机,命陈庆之率七千甲士护送魏北海王元颢北上复国。萧衍本打算做做样子,谁知陈庆之率七千勇士攻无不破,战无不胜,作战四十七次,破城三十二座,一直打进洛阳,帮助元颢登基称帝。由于萧衍战略失策,没有派遣后续援军跟进,陈庆之所部孤悬在外,最终兵败。此后北人闻陈庆之而胆寒。)

太清元年,东魏大将侯景来降,受封河南王、大将军。萧衍派大将羊鸦仁领兵进入悬瓠城(今汝南),接应侯景。八月,萧衍下令伐魏。这一次的统兵主将,是贞阳侯萧渊明。萧渊明字靖通,是萧懿的儿子,萧衍的侄子。萧懿文武全才,上马管军,下马治民,但他的儿子却是个庸才,即不懂军事,更谈不上韬略,只会说些“临事制宜”之类的官话。萧衍让这样的人统兵,焉能不败!当时,梁军本已占得先机,名将羊侃建议抓住时机主动出战,萧渊明本已心虚,畏敌怯战。十一月,东魏军来攻寒山,萧渊明竟然吃醉了酒无法指挥,导致梁军大败,自己也被敌军生擒。梁军主力败了,东魏便猛攻侯景,侯景部无法坚持,全军溃散。侯景率八百残兵逃过淮河,袭取了南梁的军事要地寿阳,最终酿成心腹大患。

此时,北魏已经一分为二。西魏丞相宇文泰与东魏丞相高欢都是乱世枭雄,能征惯战,才智过人。梁武帝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

太清二年八月初十日,侯景在寿阳起兵叛乱。我在博文“才子皇帝”为何被人骂为“衣冠禽兽”?里说过,侯景是个“三姓家奴”,吕布一样的人物。他身边还有个陈宫一样的智谋之士王伟,时时为他出谋划策。老迈的萧衍不仅低估了侯景的实力,更高估了自家人的忠心和能力。侯景起兵之初,萧衍便任命六子邵陵王萧纶为大都督,统帅各路兵马讨伐侯景。

萧纶(507年—551年),字世调,七岁那年受封邵陵王。《南史》记载:萧纶少年聪慧,博学多才,善写文章,书法很好。担任过郡太守、州刺史一类的地方官。曾经因性格暴戾、横行不法被免为庶民,三年后又官复原职。侯景叛乱时,他的职务是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太平时期,庸才凭借出身高贵,高官厚禄还是可以的。但到了真刀真枪的战场上,只能是祸国殃民、误国误民了。平叛侯景,萧衍过于大意轻敌,又一次用错了人。

当时,富有韬略的名将羊侃建议派兵扼守采石(采石矶,都城建康的屏障),由萧纶率军袭取寿阳。如果萧纶及时发兵,战事将在寿阳附近展开,断然不会危及建康。怎奈萧纶动作迟缓,一再拖延,贻误了战机。九月二十五日,侯景听从王伟的建议,主动离开寿阳南下(此前,侯景公开反叛已一个半月,可见其也不知下一步该如何行动),一路势如破竹向建康进发。如果此时凭险据守,局势也未必不可收拾。然而最紧要当头,萧衍还是要用自家人,此人叫萧正德。萧衍任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师诸军事,也就是负责京城建康安全的军事总指挥。

萧正德字公和,是临川王萧宏的三儿子,萧衍的亲侄子,封临贺王。萧衍早年无子,曾经收萧正德为义子。后来萧衍称帝,以长子萧统为太子。萧统早亡,又以三子萧纲为太子。萧正德对此甚为不满,常怀异心。梁普通三年(522年),萧正德投奔北魏,北魏对他并不感兴趣,很是怠慢,次年他又逃回建康。萧衍对其严加申斥,而后又待之如初。侯景知道萧正德与萧衍的矛盾,便与他暗中勾结,答应事成以后立其为帝。萧正德便利用手中职权,暗中调集船只。十月二十二日,侯景大军利用萧正德备好的船舶,从容渡过长江,直抵建康城下(援军抵达以后反而无船可渡,被隔在长江以北)。次日,萧正德打开城门,放侯景大军入城,建康城破,梁武帝率太子及百官退守台城(内城)。十一月初一,侯景立萧正德为帝,自任丞相。攻陷台城后,又将其降为侍中、大司马,最后矫诏杀掉了他。

直到此时,南梁政权仍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台城之内,军民死守四个多月,打退了叛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建康城外,三十多万援军陆续到达,兵精粮足。实际上侯景已经成了瓮中之鳖,连逃跑的船只都已准备好了。这个时刻只要任用得人,局势尚可挽回。然而萧衍的不肖子孙们并不着急,要么是按兵不动、坐观成败(武陵王萧纪),要么是坐视不救、居心不轨(湘东王萧绎),要么是昏庸无能、屡战屡败(邵陵王萧纶),萧统的儿子们(萧誉、萧詧)也是各怀鬼胎。有了这些皇子皇孙的榜样,三军阵前无人用命,反而四处劫掠鱼肉百姓,眼看着台城被叛军攻破,梁武帝萧衍和太子萧纲成了俘虏。梁太清三年五月,八十六岁的梁武帝萧衍病饿而死。

平心而论,在中国历代帝王之中,萧衍是最具才情的开国皇帝之一。以当时的天下大势,如果用人得当,积极进取,大梁是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政权。可惜的是,这位饱读诗书的有道之君任人唯亲,对才干出众的贤臣良将不敢委以重任,而专宠宗室。最终,本应名垂青史的一代明君,竟落得身死名灭的悲惨下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