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女儿淼淼的信》前言

(2011-08-16 09:53: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暗香疏影(我的书们)

《写给女儿淼淼的信》前言


                2011年夏,摄于夜色下的桂林榕湖湖畔


                              爱孩子,从与她的交流开始

                                 梅寒

我第一次走进那个偏僻的单位小院时,他还是一个刚读二年级的小学生。

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中午,他和几个同龄的小孩子在院前的草地上捉蚂蚱。见到我,他停下来,仰起红朴朴的小脸儿对我说:“阿姨好!”

我向他打听自己的宿舍,他很热情地给我带路。

他是我一位女同事的儿子,就住在那个院子里。

此后,与他渐渐熟悉,知他是一个聪明活泼又能干的孩子。学习成绩特别棒,平时生活中也懂事。妈妈把他读一年级时写的日记捧给我看,差点没把我笑喷。日记除了日期不同,内容基本雷同:今天我考了双百分,爸爸妈妈很高兴。今天我又考了双百分,爸爸妈妈很高兴。过一段时间,换了一条内容:今天我们去野外,捉了蚂蚱一串串,我们小朋友很高兴。今天我们又去捉蚂蚱,我们小朋友很高兴……日记内容雷同,却不曾有一天落下。孩子的爸爸说:现在让他坚持写日记,并不求他写得多好,贵在让他坚持下去。

果真,这么多年来,他记日记的习惯就那样一直坚持下来。

如今,他已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民法系的一名研二学生,已经开始独自在北京打拼。假期里见到他,当年那个瘦瘦小小的小男孩儿,已长成一名高大帅气的小伙子了。他还是那样温文尔雅,浑身散发着青春的阳光与活力。与同事谈起这些年来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我称赞孩子从小懂事让大人省心,孩子年过不惑的父亲却大发感慨:哪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辛苦培育的,当初他到了青春期,简直就是换了一个孩子,与我们水火不容。实在没有办法沟通了,我们只好写信给他。那几年,我们互相给对方写了近百封书信,总算助他平安度过那一段……

轻轻翻阅那厚厚的一摞父子书信,我的眼睛没来由地泛湿。是的,那位父亲说得没错,哪一朵花的绽放里,不包含着园丁的辛苦付出?哪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离得了父母的细心呵护?

爱,从相互的了解与理解开始。孩子父亲的做法,我很是赞同。其实,面对我那个今天也同样进入青春期的女儿,我也曾迷茫过,不知道如何与她交流,不知道,如何把自己心底的爱意传达给她。男孩父亲一席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时下的条件却与昔日有了很大不同,眼下可供我们母女交流的平台比以前多了很多。QQ,电子邮件,博客,空间……众多的工具里面,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写信,这一种最传统的交流试,我不想丢。我说,她说,有什么问题全都白纸黑字摆在桌面上,一起面对,一起分析,然后,一起快乐前行。

有了这个交流平台,我们的生活果真发生了很大变化。妈妈不再动不动就发脾气犯急,孩子也不再跟妈妈胡搅蛮缠。我们都信奉一条:想要达到你的目的么?请来说服我。为了寻找到说服对方的理由,我们母女再遇到问题之前,开始学着让自己坐下来冷静地思考。要先说服对方,一定要先让自己服才好。

在近一年多的通信过程中,妈妈发挥她唠叨的特长,写得比较多,淼淼一如继往地惜墨如金,难得给妈妈回复几行字。我也认可了这一点。她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不想再给她增添一些额外的负担。只要妈妈讲给她的那些话,丝丝滴滴入了她的心,妈妈的目的就达到了。

把我们母女的通信整理成集,一为一种女儿的成长纪念,二来也希望这位妈妈的唠叨能让更多这个年龄的孩子明白其中一些事理,能从中汲取哪怕极微小的一些营养,助可爱的孩子们更加健康快乐地前行。

                                                 2011年8月16日于家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来
后一篇:不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