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会宁(1)

标签:
杂谈 |
在统计中,我们也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细节,在此同大家分享。这是夹在捐赠物里的一封信,信中写到,“今天是我的生日,16年前我来到这个世界,16年后,就让我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吧。”这位同学,你鼓舞了我们的热情,帮助了山区的孩子,确实让世界变得美好了一点点。
这位读者不但有爱心,还很细心,每本书上都附了几句话,比如“这本书我用到了初中,非常实用”“我大姨在我小时候买的,可以用给小学生”还有一本书他(她)似乎有点抱歉,于是写下“这本书是我小学时用过的,可能有点过时”,不要紧,应该都会用到的。几乎每一个字条上,这位读者都写上“希望可以帮助你”。谢谢你,亲爱的读者,你的字条会一直留着。
这位读者给编辑和小朋友们各写了一封信,写给我们的,我们留下,给小朋友们的,我们第二天带给他们。
这是一对很好看的杯子,最后,我们送给了韩家集中心小学的一对姐弟,希望捐赠者满意。
当时我们做统计时,刘燕就担心,包裹里面会不会夹钱,结果还真有,感谢这位读者的爱心,我们会专款专用,给孩子们买杯子。但是,这种方式不太提倡,太容易弄丢了。还有,至今这位读者也没有联系上,手机一直没有人接。
我们记下了每个捐赠者的联系方式,以便电话通知,我们收到了这些捐赠的物品,然后但有些地址实在太模糊了。
还有些不喜欢留名的好心人,直接从网上买好东西,发到我们这里,不留下任何联系方式。我们建议,最好还是留一个好,这样,你才知道自己捐来的东西,到底用到了哪里。
差不多一下午时间,我们做好统计,字典、图书、衣物分别装箱,第二天,我们就载着这些沉甸甸的爱心,前往会宁韩家集了。欲知后事如何,各位,请欣赏《再访会宁》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