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年11月23日:“沪江网”采访记录

(2014-11-23 13:40:29)
标签:

沪江

采访

记录

分类: 教育

“沪江网”采访记录

 

嘉宾介绍:王大绩老师,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长期从事高三教学、教研工作,悉心研究教学与高考规律,洞察各地高考试题走向。

标题:王大绩老师专访:回归语文本质,正确备战高考

编辑点评:本次《沪江专访》邀请了语文特级教师王大绩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高分作文的诀窍、高考语文备考需要避免的误区,以及揭秘高考作文评分流程。正在备战2014年高考的广大同学,速度一起学习吧~

正文:王大绩老师专访:让语文回归语文

距离2014年高考只有不到100天的时间,相信广大考生非常想要知道,在这段时期正确备战高考语文考试的方法,从而实现语文科目的大提分。本次《沪江专访》邀请了具有多年高考阅卷经验的王大绩老师,为大家详细讲解高分作文的诀窍、高考语文备考需要避免的误区,以及分析在高考改革的大环境下如何备战高考。

让语文回归语文,正确做好高考语文备考

王大绩老师认为,做好语文备考,需要让语文回归语文,从认识语文,认识高考开始。现在很多通行的语文备考方式值得商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复习专业术语

在语文备考时,大家比较趋向于复习各类专业术语,比如语法修辞、标点符号、文言词语、文言句式、文学理论、艺术手法、表达方式、文章体裁和作家作品等等。学生和老师需要意识到,高考语文试题不考专业术语,而是考查涉及的知识内容。审视现行《考试大纲》和考试试卷,高考语文试题涉及的直接知识因素,包括四个层面,八个要点:

1.汉字:①汉字字音,②汉字字形;

2.词语:①近义词语,②成语熟语;

3.文言:①文言实词,②文言虚词;

4.其他:①名句名篇,②其他知识。   

上述八个要点在考试中都以应用的动态形式展现,形式也有着差异。高考语文试题考查的语文知识,无非“字词”而已。

其二,编织解题套路

    在语文专业报刊中充斥“诗词鉴赏十八式”、“现代文阅读十大方略”、“古文断句十二要点”等等,为了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大家试图编织出解题方法的链条。而这类解题套路,过于细密,脱离了语文根基,窒息着教师与学生的语文才能和兴趣,冲击或取代了对语言的把握和感悟,是舍本逐末,弊大利微。            

其三,采取题海战术

    虽然大家反对“题海”由来已久,但是“题海”却愈演愈烈。每个市县,大体都有三次正式模拟考试,各地交叉,便有十数次了。这许许多多的模拟题,外在的试卷结构、试题形式与高考试题肖似很容易,但实质是否一致就难说了。诚然,模拟题中有好题,但有点好题并不难,难的是都是好题,没有坏题。偶或出现的坏题目,模糊着老师、学生对高考题目本质规律的认识,当然也就消磨了备考的效率与效果。

作文跑题的根本原因不在“审题”

高考作文的分值,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占据半壁江山,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一谈到写作,首先必谈审题

王大绩老师认为,审题主要是看题目中的启发因素,而不是限制因素。一道高考作文题目,辐射范围非常宽阔,就算抓所谓的“核心立意”,也并非很难。如果一道作文题目很难读懂,或者很难把握核心,那就成了以读为主的题目了。而对“读”的能力的考查,主要由阅读题目承担,而非作文题目。既然作文题目辐射范围非常宽阔,那么为什么还总有同学在写作文时跑题呢?

什么叫“跑题?作文内容与作文题目之间断裂,作文素材不能表达、支撑、演绎作文题目,这叫跑题。问题如果没有出现在审题上,会不会出现在选材上呢?如果作文内容不是自己熟悉的素材,不能与作文题目建立稳妥牢固的桥梁——思维和语言的桥梁,二者出现断裂,这才造成跑题。所以王老师认为,作文跑题的根本责任不在审题,而在于选材。

如何成就高分作文:熟悉的才是最好的

那么如何保证作文符合题意呢?老舍先生说过,“最熟悉的,不管多平凡,总是最亲切的,亲切就可能产生出最好的作品来。” 老舍先生认为,“最好的作品”来自于“最亲切”,“最亲切”来自于“最熟悉”。

因而王大绩老师指出,高考写作成功的必由之路,是在符合题目要求的前提下,用熟悉的样式,写熟悉的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只有写熟悉的素材,表达真情实感,才是作文符合题意的根本保证。熟悉的素材,必须一有细节,二有感悟。真情实感是对熟悉素材的真切感悟。王老师不同意 “作文一定要思想积极,感情健康”的说法。他认为学生本身就积极健康,充满阳光,其真情实感也自然是积极健康的。

因而,作文符合题意的根本保证是,写熟悉的素材,表达真情实感。要担心的是,学生经过作文备考训练之后,还有没有熟悉的素材,会不会表达真情实感?

北京高考作文评分流程大“揭秘”

王大绩老师多次参与北京高考作文阅卷,他介绍北京高考作文的评分流程大体是这样的:

一、阅卷领导小组试评,拟出“评分细则”和各档次样卷,向全体阅卷员讲解、讨论,统一认识;

二、所有作文扫描录入电脑,每篇作文随机发给任意两位阅卷员,背靠背评阅,如果二人评分的分差在6分(含6分)之内,就以二人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

三、如果二人评分的分差大于6分,则由电脑系统随机发给第三位阅卷员评阅,评阅出的第三个分数,如果与前两个分数中的某一个分数的分差在6分(含6分)之内,则以这两个分数的平均分为最后得分,其余一个分数作废;

四、如果三个阅卷员的分差都大于6分,则交由阅卷领导小组仲裁。

对于在准备高考作文时,有些学生会根据老师的喜好来量身定制作文的现象,王大绩老师指出,与学生有个性差异一样,老师的喜好也是因人而异的。这需要从两方面来看:如果“老师的喜好”是指对写作共同规律的要求,那当然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应该遵从;如果指某些刻板的教条模式,那就会制约、桎梏学生写作才能的发展,应该改变。

应对高考改革:需重视语文学习,无须改变备考方式

北京高考改革方案指出,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英语文理同卷,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王大绩老师指出,北京高考改革提高了高考语文试题分数,说明了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北京市教委正视语文学科沦为高中弱势科目的现状,表达出改变这一现状的决心。这令人鼓舞;

第二、北京市教委试图以高考为导引改变这一现状,这是实事求是的选择,体现出勇毅气概。这值得赞佩;第三、北京市教委对高考语文学科的改革包括内容形式两个方面,为征求意见提供明确方向。这引发思考。

教育主管部门把分数调整放到2016年高考,是希望2014年进入高中的学生,以及学校和教师,在高中三年完整一轮的学习和教学中,能在重视程度,投入时间和精力上,有所纠偏,有所调整。

而在高考语文复习方面,王大绩老师建议说,仅就分数的调整而言,学生在语文的复习备考方式上无须变化。因为无论试题分值多少,都需要依据学科规律,提高备考效率,优化备考效果。学科规律不会因分数的升降而改变。至于考试内容的变化,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互联网教育不能“无视”高考  

王大绩老师认为,互联网教育,需立足现实教育机制和社会心态谈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不能无视高考。不能无视高考对社会人心的强大吸引力,也不能无视高考几乎成为中学生学习唯一动力的严峻现实。

互联网教育,唯一实事求是的抉择就是,将对高考语文的思考与对素质教育的思考结合起来,认识高考语文的内在规律,优化高考语文命题、阅卷和备考等各项工作,使高考语文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王老师坚信,这是每一位负责任的语文工作者的不二抉择,也希望互联网教育在这种选拔性的应试教育中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发挥应有的作用。

对于老师和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这一问题。王老师建议,在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时,大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做到有机结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