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2013年“卓越”自考语文试题解析
(2013-10-21 10:37:27)
标签:
语文自考卓越解析 |
2013年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
“卓越”联盟
语文部分(100分)
[评分说明]
1.各题均按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评分。
四、现代文阅读(40分)
(甲)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信的记忆
刘学凡
[文本思路]
一、三航叔是给山村带来快乐的邮递员
二、三航叔关心十三阿婆代给天柱写信
三、三航叔带来天柱牺牲消息决定保密
四、三航叔模仿天柱给十三阿婆写家信
五、三航叔让我替十三阿婆给天柱回信
六、信带着阿婆对儿子的思盼飞向天堂
七、十三阿婆怀抱对儿子思盼的信逝世
八、村民在三航叔车铃声里为阿婆送葬
九、早春山风远传三航叔自行车铃铛声
13.文章中“我”的第一封信是为谁而写的?写的什么内容?(3分)
[参考答案]为十三阿婆而写(1分),十三阿婆对儿子说的话(2分)。
14.给天柱的信,不可能寄山,三航叔却还要盖上邮戳,你如何理解?(3分)
[参考答案]郑重其事,愈显真情。
15.文中出现的三次“铃铛声”,在营造氛围方面各有什么作用?(6分)
[参考答案]第一次制造欢乐气氛,第二次表现紧张情绪,第三次寄托哀思。
16.本文节选自一封书信,原信开头是:
我亲爱的女儿:你总问我,现在手机短信、网上沟通如此方便,爸爸还为什么坚持给你写信,那是因为信在爸爸心底就是诚信和责任的象征,爸爸和信有一段割舍不下的缘。今天借这封信,和你说说爸爸和信的故事。
为了使主题更集中、人物更突出,本文只选了信中的叙事部分。请分析书信体原作在表达效果方面有什么特点。(6分)
[参考答案]以信的形式写“信的记忆”,形式与内容贴切(3分);语感亲切,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心理距离(3分)。
17.请用4个恰当的词语概括三航叔这一贯穿全文的人物形象。(8分)
[参考答案]示例:重情义、善良、热心、敬业、开朗(每答出一个可得2分)
(乙)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
[文本思路]
一、人们为什么不回避恐怖片?
二、杏仁体会启动大脑恐怖反应
三、安全中体验恐惧也体验快乐
四、多巴胺可在恐怖中激发快感
五、恐怖片启动大脑共激活作用
六、人们享受被吓得要死的感觉
18.请给这篇文章拟一个标题。(3分)
[参考答案]符合文体要求,体现文章意旨。
19.下列各项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大脑里有感知恐惧的预警系统,遇到威胁时能提醒人们逃避。
B.喜欢看恐怖片的人,能体会到恐惧刺激带来的快乐。
C.人们的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主要通过大脑中的杏仁体产生神经关联。
D.看恐怖片的时候,人会产生一些生理变化。
E.看恐怖片的时候,大脑里产生让人感受愉悦利成就感的化学物质。
[参考答案]C(对应文句:科学家还发现,大脑中的杏仁体是恐惧或其他消极情绪的主要神经关联,而当快乐情绪产生时,额叶前部的大脑皮层会和其他一些部分共同参与这一过程。在特殊的环境中,杏仁体和额叶可以被同时激活,消极和积极的情绪就可以被同时激发。)
[参考答案]必需的信息:心理准备、多巴胺、共同激活、感到恐惧时也体验快乐。
示例:人们爱看恐怖片是因为在有充分心理准备时,受刺激后大脑会产生更多的多巴胺,并且杏仁体和额叶前部被共同激活,使人们在恐惧的同时体验快乐。
五、古文阅读(25分)
(选自东汉王符《潜夫论·交际》,诸子集成本)
[译文]交往有利就互相亲近,交往有害就互相疏远。所以,立下了永久的誓言而又把他抛弃的,那一定是对自己毫无用处的朋友;交往逐步发展而亲近密切的,一定是对自己有益的朋友。平庸的人相处,得到了好处就会派生出亲近,不断地亲近就会产生出喜爱之心,喜爱之心不断积累就会萌生出对方做事正确的意念,认为对方做事正确的意念积累起来就会产生出对方是贤能的观念,心里如果认为他贤能了,那就会不知不觉地打心里亲近他、在口中赞誉他了;如果没得到好处就会派生出疏远,不断地疏远就会产生出憎恶之心,憎恶之心不断积累就会萌生出对方做事错误的意念,认为对方做事错误的意念积累起来就会产生出对方是邪恶的观念,心里如果认为他邪恶了,那就会不知不觉地打心里排斥他、在口中诋毁他了。所以富裕高贵的人即使是新交,那交往的趋势也是日益亲密;贫穷卑贱的人即使是旧友,那交往的趋势也是日益疏远。这就是不做官的士人没法同当官的人竞争的原因啊。当代的君主不明白朋友世交产生的根由,而苟且听信权贵大臣的言论,这就是廉洁之士孤孤单单地被埋没的原因,也是奸雄拉党结派而飞扬跋扈的缘故啊。
侯赢、豫让,献出身躯来报恩;专诸、荆柯,拼出性命来发挥自己的作用。所以拼死是可以做到的,只是做到它很难啊。庞勋、勃貂,一旦被收留,也立刻作了道义上的报答,更何况是结交多年的旧友呢?所以邹阳曾称道这种报恩之情说:“夏国的狗可以使它对尧狂吠,盗跖的门客可以派他去刺杀许由。”这难道是空话么?庸俗的士人目光短浅,只着急于眼前。看见前去投奔有好处,就率先赶到;回头看看对自己没有用处,就在后来把他背弃了。因此想快一点爬上去的人,都争着推崇上司而无暇接待下属,争着赶向前而无暇顾及身后。所以韩安国能送给田蚡五百斤黄金,却不能救济一个穷人;翟方进能称誉淳于长,却不能推荐一个士人。那安国、方进,是前代的忠诚善良之臣,也尚且如此,那么更何况是王朝衰亡时期那些低劣下等的丞相呢?这就是奸雄争着拉党结派推荐党羽的原因,也是不做官的士人更加被遮蔽埋没的缘故啊。如果不是英明圣哲的君主,谁能洞察呢?
再说恩怨的产生,就像两个人合在一起那样。如果两个人互相投合,在恩德情谊方面互相敬仰,并把自己的这种意念推向极点,真诚相待,彻底打动了对方的心而深入到对方的骨髓,互相喜爱到这样的高度,就不在乎为对方献身,正因为这样,所以侯赢、豫让自杀而无憾。如果两个人相互不合,思想感情不一致,又把自己的这种意念推向极点,背道而驰,一个向东走到尽头而一个向西走到尽头,心里也还感到不痛快,正因为这样,所以陈馀、张耳最后消灭了对方也不感伤悲痛。由此看来,在交际的道理中,那感情是很重要的啊。不但朋友之间是这样,君臣之间、夫妇之间也是像这样的
啊。当他们喜欢的时候,就是父子之间的亲密感情也不能和他们比出多少差距;等到他们背离的时候,就是冤家仇敌之间的仇恨也不能超过他们。正因为如此,所以圣人常常谨慎地对待细微的事情来督促自己善始善终。
21.请在首段空缺处依次填入恰当的实词。(4分)
[参考答案]爱、是、憎、恶。
22.请为文中标有序号的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虚词。(6分)
[参考答案]①A,②D,③B。
23.请概括文章最后一段的大意。(6分)
[参考答案]人与人的亲疏远近,取决于他们的情感向背,所以圣人注意从细微处维系友情,使之长久。
24.请将文中画横线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参考答案]所以有钱有势的朋友,即便是新结交的,也会日渐亲近:贫穷卑微的朋友,即便是旧交,也会日渐疏远。这就是没有官位的人不能与做官者竞争的原因。
(句子大意3分,“日亲”“日疏”名词作状语1分,“处子”“所以”各1分。)
25.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俗 |
士 |
浅 |
短 |
急 |
于 |
目 |
前 |
见 |
赴 |
有 |
益 |
则 |
先 |
至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
顾 |
无 |
用 |
则 |
后 |
背 |
是 |
以 |
欲 |
速 |
之 |
徒 |
竞 |
推 |
上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
||||||||||||||
而 |
不 |
暇 |
接 |
下 |
争 |
逐 |
前 |
而 |
不 |
遑 |
恤 |
后 |
|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
|
[参考答案]
4/5
六、(35分)
26.思辨与表达(35分)
近来媒体上有这么一句话:“我们都是煎饼人。”所谓“煎饼人”,就是不将精力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而在多个领域都具有一些基本的知识或技能,让自己的关注点浅浅地散布在很大范围的人。有人认为煎饼人是“门门通,门门松”,有人认为煎饼人是复合型人才。
同学,你怎么看?请发表你的见解。要求:400~500字。
[等级评分标准]
类别 |
一等 (满分—10分) |
二等 (9—7分) |
三等 (6—4分) |
四等 (3—0分) |
内容 12分 |
切合题意 观点深刻 |
符合题意 观点明确 |
基本符合题意 观点基本明确 |
偏离题离 观点不明 |
表达 12分 |
思路清晰 语言流畅 |
思路较清晰 语言通顺 |
思路模糊 语言基本通顺 |
思路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
特征 11分 |
有创意 有文采 |
较有创意 较有文采 |
略显个性 个别语句较自动 |
无明显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