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08月29日:十二年高考优秀文选(七十六)

(2013-08-29 15:41:02)
标签:

高考

作文

2007

湖南

分类: 教育

 

2013年08月29日:十二年高考优秀文选(七十六)

十二年高考优秀文选

(七十六)2007年湖南卷

 

 

【题目】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注意:⑴注意题目中的“地”字。⑵不得抄袭。

 

【例文一】                      诗意地生活

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柏拉图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亦或许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

    然而,在生活急遽变化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既不可能像陶潜一样隐居深山,也不可能如李白一样率性而为,更不可能学易安整日对红花绿叶诉愁思。难道诗意地生活只青睐古人,而将忙碌的现代人摒弃在外?

以上是第一个主体层次:诗意地生活,青睐古人的恬淡闲远。

    答案是否定的。不能隐居,谁说我们不可在心中开辟一方心灵田园?不可率性,难道在适当的时机也不可放纵一下自己的情感?不要多愁善感,就不能倾吐自己心中的愁思?

    清晨起来,品一杯清茗,手捧一本《归去来兮辞》,让千百年前的悠悠山风,伴随着自己的精神,放飞到自己静谥,温馨的心灵田园,让自己的心沉淀、沉淀,在现代都市的躁动之中收获一份世外的宁静。这难道不是在诗意地生活吗?

    在足球比赛胜利之后,你忘情地在雨中的球场里狂奔,任由汗水、雨水,甚至还有激动的泪水混合着流过脸颊,打湿衣襟。有人对你的这种举动感到不理解,问一场小球赛的胜利何以令你高兴至此。但我说,你这正是在诗意地生活。一次小的胜利是以令我们欢欣鼓舞,一次小的成功也足够让我们尽情狂欢。不要收敛自己的情感,让它自由地奔放吧!

    心里有了顺心的事情,可是身边没有听众,这时候如果将这些事情都锁在心中,只能徒添自己的烦恼。不如选择一种现代的方式诗意地生活吧!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上自己的烦心琐事,就像对花草倾吐自己的愁思一般。花草不能言语,但是这些“花草”却能替你排忧解难,让心中的不愉快更快地消逝。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吗?

以上是第二个主体层次:诗意地生活,开辟现代的心灵田园。

其实,要诗意地生活,也就是要照顾我们的精神世界。哲人的话说得好,在物质丰富的时候,千万不能亏待了自己的精神。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里,如古人一般诗意地生活。

[]这是一篇具有较高文化品位,较深文学功底的考场作文。作者从对诗意地生活的探讨入手,提出了诗意地生活是不是只青睐古人。在这个平台上,作者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思考,领悟到了诗意地生活其实是一种精神境界。文章可以分为两个主体层次:第一个主体层次:作者用诗化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古人的恬淡闲远,古代文人诗意地生活是怎样的。并提出了质疑,诗意地生活将忙碌的现代人摒弃在外吗?第二个主体层次:作者进行了探究,要在现代社会开辟自己的心灵境界,表达了诗意地生活是不受时空的限制,而存乎一心的。能否生活的诗意,则要看一个人精神境界为怎样?

在喧闹繁杂的社会中,想要诗意地生活看似空中楼阁,但生活是人来造就的。诗意之中,唯“意”字最妙!放下锄头,品读尼采,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呢?这篇文章好似在这炎炎夏日引来了一汪清泉,生活的焦躁不安被轻轻的荡涤一净。文字难得,思考难得,意境尤其难得。

【例文二】                         诗意地生活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而是在纷繁的现实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境界。

理想,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引得一片诗情到碧霄。

奋斗,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现实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都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

收获,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奋斗之泉浇灌理想之田,秋天,便是收获的季节。这一片金黄的麦田,折射出一段闪亮的人生之路。且不论这“麦田”是大是小,也不说这收获是否等值付出,只要是收获,便已是一种结果,成功了,便收获鲜花与掌声,失败了,便收获一段经验几多教训,然后从头再来。就像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收获,是收获理想,收获奋斗,收获一段诗意的人生。

我们的生活虽不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但理想让它明亮,奋斗让它真实,收获让它有一片金黄的款款诗意。

用执著打破命运的锁,让生活活出诗意,种下理想,不懈奋斗,相信终会有“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收获。
【例文三】                      诗意地生活

这是个下着小雨的清晨,我们行走在泥泞的山路上。山不高,有溪水流淌而去,寒风扑面。

小雨——雨在空中回旋飘飞,密密地打在脸上,冰凉冰凉的。这淅淅沥沥的雨,向着远处延伸,终于成了一帘白幕,把天地万物遮挡的严严实实。我们在雨中前进,任上天赐予的甘霖湿透全身,从头到脚,由外到里,它漫过心坎,静静溢出,“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路——路在雨中醉了,醉成一片烂泥。它们偎依在你的脚下,奔放地献给你那橘黄色的吻。路在这雨中醉了,醉得没有了前行的路。“多歧路,今安在?”我们站在雨中怅然。

山——山就在路背上。山并不高,她不是北方高大挺拔的汉子,她是这水乡里生长的姑娘。经过雨的润洗,这姑娘愈发俊朗了,用迷人的笑迎着我们。于是我们也醉了,我们摈弃了路,越过草丛,越过荆棘,援着树木,攀上大石,向着山顶进发。山的肌肤是暖的,散发着腾腾的热气;山的笑容是绽开的,散发着幽幽的清香。这山比不上“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却也如此令人陶醉。

水——还是那样清澈,并未因雨而污浊。它从山顶流下,远远的小城环抱在水的怀里。“一条古时水,在我手心流”。我们都摊开手掌,让雨水在上面汇集。那些细小的沟渠刹那间就丰满了,汇成小流,汇成溪,汇成江河,汇成大海,终成一片汪洋。我们都感动了,把手中的雨水也就势汇进眼前的海里。你知道吗?站在这山上,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片海,那是我们心中的海,比真正的海更加波涛汹涌,汪洋恣肆。

风——风吹起来了。它“摇动我呆滞的目光,成两条波光潋滟的溪流,我将以你的慈爱,重以手指,蘸着时间,且把火把点燃……”我已经忘却了诗人的名字,却永远记得这诗。风吹起来了,带来远方的寒意,远方的歌,远方的希望。

我站定,向远方致敬。这是一次平常的攀登,却也是一首清新的小诗。

我们都说,要永远诗意地歌唱,诗意地生活。

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歌啊,我们自己的是诗! 

叶芝说,我将不停地走啊,不停地歌唱。

【例文四】                      诗意地生活


记得元稹写过两句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句可谓是耳熟能详了,一直以为这诗阐述的是一种哲理,即:见过了大世面,小场景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偶读了后两句,才恍然大悟“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这才明白,原来,大诗人元稹也没那么超脱,没那么睿智,只不过是为了肚肠里的那几句话而做了一个场面无比宏大的铺排,文人,真不简单!

有时,我们学习一首诗,并不见得能够真正领会,真正理解,哪怕你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知识不见得是刻意三更起五更睡才能得到的,特别是中国的文学精粹、诗词歌赋、礼乐文章,无一不是靠顿悟方能得到。想想从古至今,珍惜时光是人们百谈不厌的话题———“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再到劝学“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虽说也很熟悉,但总比不上孔夫子临川的一声浩叹“逝者如?这是一种感喟、一种沉重和一种惆怅,站在山上,看滔滔奔涌而去的江水,如何不引起一个人深深的思考呢?老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身处这个世上,一石一鸟,一花一木,甚至是一沙一虫,都能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上与思维碰撞出奇异的火花,站在天地间顿悟,是每一个非凡之人的必经之路。

学历史,我们要敛衣而坐,严肃地读;学数学,我们要执笔伏案,苦心地算;学物理,我们要支颐冥思,冷静地想。唯独学文很有趣很轻松,让人在不经意中得到一份惊喜与满足。有一个字谜:“月挂半边天,嫦娥伴子眠,酉时天下雨,读书不用言。”其实也很简单,每一句是一个字,四句联起来,即是“有好酒卖”。这是咬文嚼字。舞文弄墨就更多了,像“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亦庄亦谐,却又发人深思。文章就这样,在你或坐、或卧、或嬉闹、或出神时都能与你相伴。

学文,即是学生活,体味生活。无论是陶渊明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田园式悠闲还是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奇绝心境,或者是李易安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之路,抑或是苏东坡的“会挽雕弓如满月”之壮志豪情,历来经典的篇章、经典的诗作,无一不是生活所得,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李白一句“天子呼来不上船”浓缩了唐朝的人文与浪漫。清朝不行,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断送的是性命。就革命点的诗,“一腔热血情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总归还是让人觉得凝重,有些血雨腥风,风雨飘摇而慷慨悲壮。时为诗体,事为诗意,思为诗魂,无可改变。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就用宗悫的几句话作结。其实每一个人,只要怀有一份古风的向往,千里长堤,依然会是千年前白居易经过时那样宁静。

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必定懂得诗意地生活。

【例文五】                         诗意地生活

爷爷老了,七十多岁快八十了吧,奶奶呢,也六十岁了。他们的年代里,男子比女子大十来岁也属正常,总之,他们是到一起了,然后就有了爸爸,再然后就有了我们,一户生活在农村里的平凡家庭。

好像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一直是忙碌的。他背着锄头出去侍弄他的农田、土地;他在园子里种菜,栽果树;他去给人家帮一点力所能及的忙……很健康很快乐很自在地活着。奶奶呢,就在家里喂她的那群鸡,吆喝着两只狗,洗干净爷爷的衣裳,一边等着爷爷多年不变的“命令”:“老婆子,在干什么?快煎茶吃!”奶奶就放下手中的活计,假装埋怨地说:“这么快就回来休息啦。”然后很认真地去为爷爷煎茶,端送到爷爷手中,与他坐着一边喝茶一边闲谈。

奶奶一直都勤俭朴素地持着她跟爷爷的家。虽然儿女们都早已长大成家,她不必再为吃穿而省吃俭用,可是她依旧用着最原始的柴灶。她说煤火只用来煮饭太浪费,气又太贵,所以还是烧柴好。于是,在那些野草疯长的季节里,我和妹妹就跟着爷爷的斧头活跃在山野间,砍倒、捆扎,背回家、排开、晒干,一捆捆的柴草就进了柴房。于是,无数个炊烟枭枭的时刻,我和妹妹就可以在奶奶的灶堂里看到毕毕剥剥的声响里奶奶通红的笑脸。特别是在冬日,爷爷烧火,奶奶做菜,我和妹妹则抢着依偎在爷爷身边取暖。一串串欢声笑语随着炊烟升上天空,诉说着冬日的温暖。

我不知道,爷爷奶奶是否也有爱情,也懂得爱情。奶奶曾告诉我,她是别人介绍给爷爷的。也许一开始,他们之间是什么也没有的。可是在时间的磨砺下,在相互的依赖与信任里,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超越了爱情的。有一次,爷爷很突然地病了,病得很重,奶奶背着爷爷偷偷流泪,我安慰她没事的,爷爷会好的。可是她说了一句话,让我几乎热泪盈眶。她说:“要是老头子死了,那我就随他一起去。”从那次以后,奶奶对爷爷就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我从那时起,才知道,原来这世间真有永恒的存在。

我时常望着爷爷奶奶夫唱妇随的身影想,真正诗意的生活,就该是这样的吧,诗意,就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呀!2013年08月29日:十二年高考优秀文选(七十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