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24日:《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构想

标签:
水浒教材教学构想 |
分类: 教育 |
《林冲棒打洪教头》
教学构想
【学情及教学重点】
《水浒传》,学生都知道;林冲、柴进等水浒人物,学生也略知一、二,他们大多应是在影视作品中了解这些的。初中教材选入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应该曾经帮助同学近距离面对、赏鉴这部古典名著和其中人物。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应放在“进一步”三个字上。即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的摇曳,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的多彩,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的错综。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夹批、旁批,使学生“入境”;再进一步启发学生补写夹批、旁批,使学生“融境”,从而逐次实现教学重点。
一、课堂阅读小说,学生结合夹批、旁批深入体会。
二、课堂开展讨论,学生阐释各自体会,进行交流。
三、课下补充批注,准备课堂上师生间进一步交流。
四、课堂展示交流,评议补充批注,实现教学重点。
【课时安排】
课上3课时;课下1课时
【教学过程】
㈠预习
教师或学生可根据自己时间、精力和其他相关情况,选择不同安排:
⑴不作预习;
⑵通读课文;
⑶或阅读《水浒传》,或阅读初中课文《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或看相关影视作品。
㈡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根据自己时间、精力和其他相关情况,选择不同安排:
⑴结合课文中的夹批、旁批研读小说,做好阐释的准备;
⑵做好补充夹批、旁批,也可以做成相应的图表或课件;
⑶参照阅读《水浒传会评本》或《贯华堂批第五才子书》。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课堂阅读小说,学生结合夹批、旁批深入体会。
教学步骤:
一、教师就课文中的夹批、旁批,结合小说正文,做阐释示范。
[示例①]
小说正文:林冲等谢了店主人,出门走了三二里,果然见座大石桥。过得桥来,一条平坦大道,早望见绿柳阴中显出那座庄院。四下一周遭一条阔河,两岸边都是垂杨大树,树阴中一遭粉墙。转弯来到庄前,那条阔板桥上坐着四五个庄客,都在那里乘凉。
夹批:时序随所叙事渐渐而下。
阐释:夹批的意思是,以林冲一班人走向庄院为顺序,就林冲所见逐次推出柴进庄院。称道这段交代从容、清晰、细致、准确。这一段共四句话。第一句写出门走了不远一段路,见到桥;“三二里”不只写路程,也写心态轻松;“果然”呼应起上文“指路”。第二句写过了桥,便是路,先前桥挡着路,所以不说“望见路”;“早”望见庄院,既写出庄院气势,也含有人关注与期待的心情;“绿柳阴中”烘托庄院环境,“显出”,写出庄院地位,“那座”再次呼应上文“指路”。第三句补写庄院外部环境,“四下”、“两岸”、“周遭”、“都是”、“阔河”、“大树”,一系列遣词造句别具匠心,就物写气派,就人写赞赏;而“树阴中一遭粉墙”,河柳掩映的庄院,又是多么优雅、醒目。第四句写来到庄前,“转弯”何其形象、摇曳;桥是“阔板桥”,庄客“四五个”,还“都在那里乘凉”,写足了悠闲气派。四句话,就像电影的一个长镜头,徐缓有致。
旁批:沧州道上好一座庄院!其中必有胜景可观。
阐释:“沧州道上”,是林冲的发配之路,苦难之路,居然竟有这样“一座庄院”!“好”字脱口而出,表面上赞美庄院,实际吐诉出每位读者的心声:身负奇冤,家破妻散,颠沛千里,饱受折磨的林教头终于可以小憩数日,略舐身心创伤。这“好一座庄院”,分明是沙漠绿洲,苦旱春霖!这里断言“其中必有胜景”,小说下文并无一句描摹院内景观,可知此“胜景”非常言之“胜景”也!
[示例②]
小说正文:吃得一道汤,五七杯酒,只见庄客来报道:“教师来也。”
夹批:天外奇峰,读之肉飞眉舞。
阐释:称道小说情节:平静汤酒之间,凸现转折,陡起波澜。“肉飞眉舞”一语双关:既写自己读时神态,又暗示教师形象。真是评文妙笔!
小说正文:柴进道:“就请来一处坐地相会也好,
夹批:只此二字,情见乎辞。
阐释:评文敏锐地抓住“也好”二字。的确,这两个字透露出了洪教头在柴进心中微妙的地位。成为了精彩情节得以展开的基础。
小说正文:快抬一张桌来。”林冲起身看时,
夹批:写林冲。○已下一段写林冲,一段写教师,一段写柴进,夹夹杂杂,错错落落,真八门五花之文。
阐释:特别点明“写林冲”,林冲“起身看”,可见心存余悸,一派拘谨。“已下”,是“以下”的意思。总提点明精彩描写就要展开。
小说正文: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
夹批:写教师。
阐释:简简单单“写教师”,三个字。在“总提夹批”之下,引读者左顾右盼,看出趣味。
旁批:乍看教师上场与《红楼梦》中宝玉出场类似,可谁知郑重出场者竟是一位丑角,读来真是有趣。
阐释:点出“出人意料,情理之中”之妙。用《红楼梦》中著名的情节比照,给我们启发。我们也可以用《范进中举》中的胡屠父,《药》中的康大叔与洪教头比照;也可以用《水浒传》里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松打虎”,《断魂枪》里的“土地庙练场”比照,体会比较阅读的趣味。
二、朗读阐释示范的“示例”。
最好分工朗读。可以由学生朗读小说正文,教师读夹批或旁批;也可以只由学生分工朗读。
三、学生课堂阅读小说,结合夹批、旁批深入体会。
教师指导学生记录下体会要点。
四、布置作业:
结合夹批、旁批深入体会小说的人物和情节。就自己特别有体会的内容,参照教师的“阐释示例”,写出发言稿或发言提纲。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课堂开展讨论,学生阐释各自体会,进行交流。
教学步骤:
一、逐次朗读课文,学生结合夹批、旁批讨论小说的人物和情节。教师掌控,适时引导学生参照金圣叹《贯华堂批第五才子书》的相关评论思考。
①体会故事情节的摇曳多姿:
又如洪教头入来时,一笔要写洪教头,一笔又要写林武师,一笔又要写柴大官人,可谓极忙极杂矣。乃今偏于极忙极杂中间,又要时时挤出两个公人,心闲手敏,遂与史迁无二也。
又如洪教头要使棒,反是柴大官人说要吃酒,此一顿已是令人心痒之极,乃武师又于四五合时跳出圈子,忽然叫住,曰除枷也;乃柴进又于重提棒时,又忽然叫住。凡做三番跌顿,直使读者眼光一闪一闪,真极奇极恣之笔也。
林冲来时,柴进打猎归来,林冲去时,柴进打猎出去,则其波澜乃在一传之首与尾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凡如此者,此所谓在天为云霞,在地为山川,在草木为花萼,在鸟兽为尾,而《水浒传》必不可以不看者也。
②体会人物形象的饱满多彩:
林冲自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琢削元气也不少。
柴进只是上中人物。柴进无他长,只有好客一节。
③体会社会生活的复杂错综:
此一回中又于正文之外,旁作余文,则与银子三致意焉。……访柴进而不在也,其庄客亦更无别语相惜,但云你没福,若是在家,有酒食钱财与你,四可叹也;酒食钱财,小人何至便以为福也?洪教头之忌武师也,曰“诱些酒食钱米”。无可叹也;夫小人之污蔑君子,亦更不于此物外也。武师要开枷,柴进送银十两,公人忙开不迭,六可叹也;银之所在,朝廷法网亦惟所命也。洪教头之败也,大官人实以二十五两乱之,七可叹也;银之所在,名誉、身份都不复惜也。柴、林之握别也,又捧出二十五两一锭大银,八可叹也;虽圣贤豪杰,心事如青天白日,亦必以此将其爱敬,设若无之,便若冷淡之甚也。两个公人亦赍发五两,则出门时,林武师谢,两公人亦谢,九可叹也;有是物即陌路皆亲,豺狼亦顾,分外热闹也。……嗟乎,士而贫尚不闭门学道,而尚欲游于世间,多见其为不识时务耳,岂不大哀也哉!
二、布置作业:
仔细阅读课文,为《林冲棒打洪教头》补充批注,可以写夹批,也可以写旁批。准备课堂上师生间进一步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课堂展示交流,评议补充批注,实现教学重点。
教学步骤:
一、学生宣读展示自己补充的夹批、旁批。教师掌控,引导,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的摇曳,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的多彩,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的错综。
[示例①]
夹批:那庄客们看见,此番情景不同。大开了庄门,前此阔桥难入,而今庄门大开。柴进直请到厅前。一个“直”字,写柴进,也写林冲。
[示例②]
夹批:当下又吃过了五七杯酒,适才五七杯酒,说些江湖勾当;如今五七杯酒,有何勾当可说?却早月上来了适才五七杯酒,不觉红日西沉;如今五七杯酒,只盼月早上来。照见厅堂里面,如同白日。厅堂外面,更当如何?真是挑人心摇技痒。
[示例③]
小说正文:三个人来到桥边……肚里好生愁闷。
旁批:庄客冷淡推诿,明写世态炎凉,暗伏柴进好客;林冲愁闷而去,明写英雄末路,暗伏精彩下文。
[示例④]
小说正文:柴进道:“是小可一时失了计较。”……柴进大喜道:“今番两位教师再试一棒。”
旁批:柴大官人有地位银两,可使鬼推磨;董超薛霸会盘算银两,随即就开枷——活画出朝廷法度。
二、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的“思考·练习”。
2.完成《项链》的预习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