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08日:高考语文阅读类题目的实质(八)
(2013-03-08 18:06:30)
标签:
高考语文阅读题目实质 |
分类: 教育 |
高考语文阅读类题目的
实质㈧
[例三·2011年全国课标卷·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血的故事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
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
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咯”地笑了:“还管丈母娘的血型呢!”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
“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就是不许她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可是一年下来,我的愿望始终就没实现,有时看着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注】老泰山凶得来!”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什么病呀?’‘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说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例1·2011年全国课标卷·11⑴]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解析]
[考查实质]彭先生的爱情故事是不是“生动曲折”的“悲喜剧”?张医师让彭先生讲故事,是因为故事“生动曲折”,还是为了劝大家验血型?
B.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为了捍卫爱情,她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
[考查实质]秀鸾说过如果不答应,宁可去死,但没有实施,算不算“以死抗争”“牺牲亲情”?
C.“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这是他改变对女婿态度的起因,而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考查实质]老丈人的“铁石心肠”“柔肠寸断”,是不是改变对女婿态度的起因?这情节是不是很巧妙?
D.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考查实质]小说借助对话讲述的与血型有关的婚恋故事,是不是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考查实质]小说只有一句台湾话“金家伙”,算不算“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
[参考答案]C(3分),D(2分),B(1分),A、E(0分)。
[例2·2011年全国课标卷·11⑵]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据题精答。题目所问“乘凉会上‘南腔北调’”出现在文章小说开头。“南腔北调”表明不同的语音。小说内凡涉及语音的相关内容,都需要提取和转化。
重要信息转化:
“我们当然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糟糕的就在秀鸾是台湾小姐。”彭先生接着说。“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故事的主人公彭先生就是操着“南腔北调”的外省人,他的妻子是台湾本省人。口音是省籍最明显的标志,显示出故事矛盾的缘由。
“迭格老泰山凶得来!”“硬是要不得!”——“迭格”是吴方言,“南腔北调”中的一种。小说开头的“南腔北调”从总体上做好了铺垫。
“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血交流,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随着两股热血交流,台湾话和“南腔北调”的外省话也融合在一起。语音的融合作为热血融合的副线,有力地烘托了中华民族各族群融合的主旨。
[参考答案]①表明乘凉会上的人们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③照应下文出现的各种方言。
“参考答案”欠妥之处是:①“提示小说主题的解读路径”费解;②下文未出现“各种方言”,以上文“照应下文”也不通。
【备考答案】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交代了夏夜聚在一起聊天的人的身份和关系,他们是由大陆各省迁居到台湾的人,共同的际遇使邻居们相处融洽。故事的主人公彭先生就是操着“南腔北调”的外省人,他的妻子是台湾本省人。口音是省籍最明显的标志,“南腔北调”表明故事曲折情节的缘由。小说开头的“南腔北调”为聊天中的吴方言“迭格”做了铺垫。随着两股热血交流,台湾话“金家伙”和“南腔北调”的外省话也融合在一起。语音的融合作为热血融合的副线,主线未动,副线先行,巧妙地开启了中华民族各族群融合的主旨,显示出独具的谋篇匠心。
[例3·2011年全国课标卷·11⑶]“外省郎”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解析]题目要求简要分析彭先生的“性格特点”。因此,小说中对彭先生的描写都是需要提取转化的重要信息。
重要信息转化: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幽默豁达,自信坚韧,追求幸福执着勇敢。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乐观隐忍,真诚耐心,处事谨慎,识大体顾大局。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血交流,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重情重义,体恤亲人,孝敬老人,在危难之时,不计前嫌,毫不犹豫,勇于奉献,担当责任,靠诚恳的付出,化解隔阂,赢得真情、信任和喜爱。善于开导。
[参考答案]①有担当,明大义:在老丈人危难时,以亲情、和睦为重,不计前嫌,施以援手,最终赢得信任;②执著隐忍;面对老丈人的排斥,不轻言放弃,不莽撞行事,捍卫了自己的爱情;③幽默乐观:说话风趣,与人为善,遇事能有良好的心态。
【备考答案】“外省郎”彭先生思维敏捷,快人快语,善于开导。为人幽默豁达,自信坚韧,追求幸福执着勇敢。在困难面前乐观隐忍,真诚耐心,处事谨慎,识大体顾大局。重情重义,体恤亲人,孝敬老人,在危难之时,不计前嫌,毫不犹豫,勇于奉献,担当责任,靠诚恳的付出,化解隔阂,赢得真情、信任和喜爱。
[例4·2011年全国课标卷·11⑷]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解析]根据题目,所答内容应覆盖全文有直接关联的内容。
探究要点:①“血”和“血型”的比较;②小说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就对主体的表达比较;③就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中的某一点、两点或三点的关联比较。
[参考答案]
观点一:①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不合适。“血”这个词可让人联想到“血脉”、“血缘”、“血性”等多种含义,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②外省人和台湾人血脉同源,这是“血般的故事”;③彭先生的恋爱故事,实质上折射了外省人与台湾人之间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小说表达了中华民族血浓于水,应该“一家亲”的主题。
【备考答案】
备考应培养的自觉意识:①大阅读文本和题目,侧重考查以思想感情为核心的人文内涵积淀;②重点一,使答题意识高度明确,思路特别清晰;重点二,尽可能的深刻思想、丰富感情,充实人文内涵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