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6日:如何看待“参考答案”㈡
(2012-10-16 19:50:50)
标签:
高考语文参考答案 |
分类: 教育 |
如何看待“参考答案”㈡
第二、“参考答案”很多并非恰切中肯,而是谬误层出不穷。
[例1·2011年全国课标卷·16]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题目给出的这个长句的核心(重要信息)是:“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
次要信息包括两部分:“为建立……所做的工作”和“为促成……做出的杰出贡献”。
这样,一主二辅,分割信息,本可以得出清晰的“长改短”的句式转换。可命题人居然给出了如下的“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参考答案”无论内容还是组织,都呈混乱状态,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备考中如果迷信这种答案,当然没有思路可循。逐次提取重要信息,可以得出如下“备考答案”。
【备考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了解了他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了解了他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
[例2·2007年全国Ⅱ卷·14]作者到了“天涯海角”,为什么却说“这哪里是天涯”?又为什么开玩笑说“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
这到题目有两问。第一问的相关文字是:
我们到了那有名的“天涯海角”。原以为这个地方是一条陆地,突入海中,碧涛澎湃,前无去路。但是错了,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所谓“天涯海角”就在公路旁边,相去二三十步。当然有海,就在岩石旁边,但未见其“角”。至于“天涯”,我想象得到千数百年前古人以此二字命名的理由,但是今天,环岛公路干线直通那里,沿途还有盐场、铁矿等等:这哪里是“天涯”?
第二问的相关文字是:
出乎我的意外,这个“海角”却有那么大块的奇拔的岩石;我们看到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浪打风吹,石面已颇光滑,两石之隙,大可容人,细沙铺地;数尺之外,碧浪轻轻扑打着岩根。我们当时说笑话:可惜我们都老了,不然,一定要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
【参考答案】①“天涯”本意是天之尽头,作者也以为前无去路,如今却名不副实,岛上交通比较发达、方便。②“海角”原来是奇拔的岩石,这出乎作者的意料。两座相偎相倚的高大岩石引起了作者的联想。此处环境优美,风景怡人,适合谈情说爱。
回答问题的基本原则应该是“文本要点无一遗漏,回答无一词无根据”,而这两个“参考答案”可以说是粗枝大叶,不但漏洞不少,而且谬误迭出。
①中的“名不副实”,是一个贬义成语;而“天涯海角”这个地方的状况是名称不好,实际不错。这里贬词褒用。
②题目问“为什么开玩笑”?文本明明是“我们当时说笑话”。“玩笑”和“笑话”可不是可以随意置换的词语:“玩笑”一般有特定对象,“笑话”一般没有。“参考答案”说“‘海角’原来是奇拔的岩石”,文本明明是“‘海角’却有那么大块的奇拔的岩石”。“是”和“有”也是混淆不得的。例如命题专家“有”一只宠物狗,并不表明他就“是”这个可爱的小动物。
备考的目的,就是要弄明白思路:比较信息、筛选、提取、转化重要信息并将答案要点连缀成清晰、连贯的文句或文段的过程。
第一问、提取、转化重要信息:
至于“天涯”,我想象得到千数百年前古人以此二字命名的理由——“天涯”,原意是天之尽头,荒凉冷落(往昔);
但是今天,环岛公路干线直通那里,沿途还有盐场、铁矿等等——没想到现在交通发达,还有多种经济,实际要比名称好很多(现今)。
第二问、提取、转化重要信息:
出乎我的意外,这个“海角”却有那么大块的奇拔的岩石——“海角”竟然有大块的奇拔岩石,出乎“我”的意外(远因);
两石之隙,大可容人,细沙铺地;数尺之外,碧浪轻轻扑打着岩根——石间适宜坐谈,环境怡人(环境);
我们当时说笑话:可惜我们都老了,不然,一定要在这个石缝里坐下,说半天情话——这石缝里真适合年青人谈情说爱(促发)。
【备考答案】①“天涯”,原意是天之尽头,荒凉冷落,没想到现在交通发达,还有多种经济。实际要比名称好很多,因此说“这哪里是天涯”。②“海角”竟然有大块的奇拔岩石,出乎“我”的意外,两座岩石相偎相倚,面对浪打风吹,引发我们的美好遐想,石间适宜坐谈,环境怡人——这石缝里真适合年青人谈情说爱。因此说出了笑话。
不迷信“参考答案”,按合理的思路思考回答问题,叫有板有眼,每完成一道题目,同学们的语文素养会坚实地迈进一步——这是将应试能力纳入素质教育的真正的语文备考。
[例3·2009年全国一卷·14]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①戈壁滩环境的恶劣;②戈壁滩色彩的单调。
我们一起到“文章第一段”,领略一下作者描写的戈壁滩,看看其特点是不是与“参考答案”所认定的一样。
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油田公路。新修的油田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隆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我们来到这里,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
提取、转化重要信息:
新修的油田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笔直的新修的公路,是石油工人在戈壁滩上构建的鲜明符号、杰出成果,代表着石油工人开发戈壁滩一往无前的雄心壮志,它使得戈壁滩有了崭新的面貌和勃勃生机。
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茫茫戈壁,黄沙漫漫,这是我们伟大祖国的戈壁,辽阔无边。
无遮无拦的穹隆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穹隆开阔,云朵升腾,一派雄浑壮阔的景象。
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开阔的戈壁,偶见草棵,像是残棋,富有古老的哲理。
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生死艰难博弈,启迪力量与勇气的遐思。
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到处冷灰色,显得单调。
【备考答案】文章第一段描写的戈壁滩的特点是:古老雄浑、壮阔无垠、荒凉单调、生存艰难,但有了崭新的希望和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