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年06月18日: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解析㈦

(2012-06-18 19:24:21)
标签:

2012

高考

作文题目

浅析

分类: 教育

2012年全国高考作文

题目解析㈦

 

 

湖南卷的作文题目独树一帜,给出的是图文材料。

【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根据上述图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简析]作文题目给出的图,提示考生,文字的陈述对象是一双手。

与四川卷和天津卷的作文题目探讨“水”是什么类似,这里要求探讨“手”是什么;与四川卷和天津卷的作文题目不尽相同的是:“水”是客观世界的具象,“手”既可以是客观事物的具象,也可以是主观事物的具象。

“手”既是物质的载体,也是精神的载体。伸出、摊开、张大、捧起……手可以显现出温暖的服务,放飞的想象,创造的力量,收获的快乐……等各种意义。省略号表示更多动作和意义的想象。当然,联想还会把我们的思绪引向身体的各个部位、各种器官,引向广阔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

题目实质的核心立意是: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阅卷“最佳立意”的底线可能是:我们都有一双手,要温暖服务,放飞想象,展示创造力量,享受收获快乐。

全国十七个高考作文题目,唯有江苏卷采用了给标题作文的形式。

【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即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简析]“忧与爱”是作文给出的标题,是考生面向广阔生活的一个明确的窗口,是思维腾跃清晰的跳板。

给出的孟郊、艾青和罗曼·罗兰的三段话,作用应该是提示。它表明“忧”与“爱”密不可分的关联,表明“忧与爱”的深度,也表明“忧与爱”涉及的广阔范围,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形式……“忧与爱”无所不在。

作文题目的提示,应对考生有所启发;其实,这更应是作文教学的任务。

题目实质的核心立意是:从题目出发,做丰富多彩的感悟和联想

阅卷“最佳立意”的底线可能是:“忧”与“爱”不可分割:“爱”之切而生“忧”,“忧”中体现“爱”。

立足于高考实际,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标准”的落实,我认为高考作文题目要力求清晰明确,过于模糊的情景材料,大约不适合在高考中使用。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无论什么形式的作文题目都可导出“丰富多彩”的结论,那它们又有什么差别呢?当然有。好比摊开一本“旧书”作为情景材料,或者以“旧书”作为标题。我们固然都可以写到纸页、装帧、文字,乃至蠹虫。但以“旧书”作为标题,要求写作者以“旧书”为原点,在作文中合理架构标题与“纸页、装帧、文字、蠹虫”之间的桥梁——思维与语言的桥梁。而把“旧书”作为情景,等于把“纸页、装帧、文字、蠹虫”直接摊开在写作者面前,它无须也无从架构思维与语言的桥梁,也就失去了写作考查的基点。

命题人和从教者,应该把注意力从作文题目转移到作文教学上来。其实,亘古千秋一话题,古往今来的所有作文题目只有一个,那就是“生活”,具体一点,就是“生活的发展变化”。运动是永恒的,长江后浪推前浪,生活永不停歇地发展变化,任何作文题目都是生活长河中的一朵浪花,都带有生活发展变化的基因,都在反映生活发展变化中具有意义。作者在构思某一题目前,对相关问题的认识相对比较模糊,通过写作,认识提高了一步;读者在阅读这篇作文前,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也可能不够清楚,通过阅读,有可能获得一些新的认识。作文的意义就在这里。其间,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水平是决定性的。

明年,仍将是“课标”高考在全国继续稳步推进的一年,我们期待作文命题能够有新的局面;但是我们也深知要改变一种观念并不容易,改变权威的观念就更难一些。不然,落实“课程标准”也不会有现今这样大的阻力;不然,“课程标准”也难称其为“新”了。我们拥护“课程标准”,不仅因为它是国家法定文件,更因为它符合写作规律。新型给情景材料的作文命题形式,自2006年普遍推广以来,为考试、阅卷和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我们相信,它结束的日子已为时不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