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06月19日:正解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九)江苏卷广东卷

(2011-06-19 08:21:54)
标签:

2011年

高考

作文

江苏卷

广东卷

解析

分类: 教育

正解2011年高考作文题目

                    (九)江苏卷广东卷

 

[]2011年,全国共十七个高考作文题,都比较好地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很大程度地体现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的要求。“课标(实验)”所提出的“广阔的写作空间”就是生活空间,其最理想的状态是不命题,让考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空间自由驰骋,表达真情实感。2011年的高考作文题,为靠近这个理想,做出了很大努力和成效卓著的尝试。考场作文的真谛是“据题发挥”。只要考生严格审题,充分认识题目中的启发、鼓励因素,就能透过一个个题目的窗口,看到无限广阔的生活空间,进而在熟悉的领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试题白纸黑字,容不得任何主观臆断。我们要很好地体会命题人落实“课标(实验)”的良苦用心。

从今天起,我们逐次解析这十七个作文题目,试图用“作文思维观”突破“作文常识观”,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苏卷]作文(70分)

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则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事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

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不必面面俱到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解析]“拒绝平庸”是作文标题。题中材料作了提示:第一句说明“平庸”与“平凡”对于人生的差异;第二句先就“为人”的角度,从反面谈“拒绝平庸”的伟大意义,后就“处事”的角度,从正面谈“拒绝平庸”的先决条件。

题目的四个要求,给考生充分的自主性。“拒绝平庸”是人类的共识,是人之为人应有的良知,也是维系和谐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作文可以从正面弘扬“拒绝平庸”的灿烂成果,也可以从反面思考“拒绝平庸”的艰苦卓绝,也可以身处平庸、甘于平庸做出对“拒绝平庸”的纠结思辨。作文要求健康积极,要求真情实感,也要求对自己的表达负责。设若处在一片“拒绝平庸”的高调声中,那么,反对这种“虚假”的高调,也不失为一份独到的“拒绝平庸”。

 

[广东]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解析]简而言之,“原点”就是起点。根据题目的提示,回到原点,可以理解为追本溯源,追根究底,抓住核心或重新开始等等回到原点,一切都豁然开朗,一切都来得及。


作为一个外来词汇,回到原点,重新开始,如果回到英语的“原点”,可能是“Get back to the starting point and start all over again.

所谓原点”,实际上是一个数学概念,它的特征是体积无限小,质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大。

放眼宇宙,在140亿年前的某一刻,原点发生了改变,变得不再是奇点,而是产生了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在这个结构上,宇宙开始创生。物理学家们形象的称之为大爆炸。原点和它的虚无崩溃了,宇宙在虚无中创生,无中生有了。

回到地球,亚细亚洲的大地原点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附近的昌吉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地原点在陕西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广州城市原点地标在广州人民公园南广场的圆形中心广场圆心处。

看看世界,两个人、两个政党、两个民族、两个国家,彼此曾争斗,你死我活,势不两立 ,那么让我们回到原点吧?回到原点就是进步的开始,一段历史结束就是另一个新的原点,一段新的历程的开始。一个人几十年的生命,一个国家几千年的历史,都要经历许多个原点的。

进入社会,《原点》是一部新加坡电视剧,播出后,使马来西亚的旅游一度火爆。《回到原点》又是一部讲述下乡教书娃故事的电影。《原点小说网》里有许多好看的小说。孙燕姿、蔡健雅的歌里唱着“我们曾经过那么多考验,最后还是回到了原点……”。《原点飞轮海》是台湾一部畅销的摄影集。其中《永不完结的摇滚乐章》,摇滚是汪东城的原点;《纶语》,炎亚纶的原点是自己不服输的毅力;《王子的流浪》,辰亦儒的原点是在温哥华的求学时光;《我的旅程My Journey》,吴尊人生事业的原点是亲爱的家人。重庆市大唱红歌,也是希望回到革命传统的原点,为现实中国注入信念的力量。

谈谈情感,怀念站在原点的那个人,慢慢接受现实,也许会经历多年的心灵啃噬,然而也在这样的痛苦中逐步成长。不喜欢现在的一切,希望能回到快乐的原点,忘掉烦恼的过去,可以吗?考生踏进高考试场,也是人生的一个终点或另一个原点,高中生活随着这一场高考结束,我们或开创出进入高校的原点,或面对走向社会的原点,或复读,回到熟悉又全新的原点——无论站在哪个原点,都承载着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希望。

题目要求“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那么,写你熟悉的生活,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