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年高考优秀文选
(二十)2004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文一] 树根的困惑
树根被爸爸妈妈逼着再一次走进考场。
树根非常不情愿。都三年了,每次走进考场,都要承受一次屈辱和打击。是啊,树根的兴趣和天赋根本就不在文化学习上。
坐在考场里的树根,望着卷子发呆。其实树根并不笨,不是木头脑袋,他聪明着呢,烧得一手好菜,尝过的人无不称奇。可爸爸说,你的饭菜烧得再好也白搭,还不是像我,永远都是一个厨子,有什么出息?可一提起文化学习,他就蔫了。语文,不行,提笔忘字;数学,不行,看着那些符号,树根都头痛;英语,不行,他的舌头打不过弯儿来,读出来的英语,经常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物理、化学、生物就更别说了,直接没戏。
考场内不让左顾右盼,不让交头接耳,不让带电子辞典,还不让提前出场……他只能这样呆着。
树根发现监考老师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树根知道,他一定在想:什么都不会,还来考什么呀!
但这没什么,以前的监考老师也是如此,树根已经习惯了。
无事可做的树根,陷入了沉思。
前世的树根,就是一段树根。树根在深山老林里静静地躺着。
不知这样躺了多久,山里来了一位艺术家。
艺术家看到树根,如获至宝,花大价钱雇人把树根拉下了山。
树根清楚地记得,当时不少人都以为艺术家有病,放着那么多上好的木材不要,却拉一段不成材、难成器的树根。
树根自然、古拙的造型被艺术家发掘了出来。展览一下轰动了整个城市。人们从远远近近涌来,参观这一稀世珍宝,大家一个个都啧啧赞叹:真是鬼斧神工!
树根暗暗在笑:什么鬼斧神工?其实,我树根就是树根。
离交卷15分钟的提示铃声响了。
树根从深思中回到考场。
今生难遇艺术家。树根慨叹:为什么自己没有投胎仍然做一段树根呢?为什么做厨子就会被人看不起呢?树根想不明白。
交了卷子,树根走出考场,很沮丧。

[文二] 我是檀香木
当看到我的时候,他眼里放着光,兴奋得像个新郎。我以为我终于等到了我的伯乐,我真想对他说:“珍惜我吧,我是真正的檀香木,一小块就价值连城!”可是他却看着我说:“嘿,终于找到了一棵造家具的好材料!”
天啊,我鄙视他!他不识得什么是“材”,什么是“非材”。我,被一个庸人发现了。糟糕!
我还是被砍倒了,装进了汽车。在他的院子里我被锯呀、刨呀、磨呀。我的每一片麟木飞飞扬扬散发着清香,他却只打了个“啊嚏”!
我很悲哀。现在我习惯称他为庸人。我发现:人类真的很笨,他们眼里只有钱,却发现不了真正值钱的珍宝。我还看到他家门外有一块丑石,身上坑坑点点确实丑陋无比,可是我知道,那是一块陨石,是几百年前天上一块恒星的碎片。他,那个陨石——每天低声哭泣,却总是遭庸人恶骂,骂他不成材,干占地,还那么重。
我不哭,我只为人类悲哀。当我的枝桠被扔进沟里,躯干被劈成椅子腿和木板时,我只知道我完了。这么一棵百年檀香木——我,终于被一个庸人糟蹋挥霍。
我姑且成了椅子,木板,一扇门和老人的一根拐杖……这样过了许多年,我目睹了这个人和他的朋友所做的一切蠢事。他们把西汉时期的城墙砖垒成猪圈,把可以榨成油的泡桐籽用来喂猪;他们把含铁量很高的赤铁矿以十元一车的价钱卖给外国人,我还看见那些外国人露出诡秘的笑……不仅如此,连自己的孩子,他们也不放过,我看到那个庸人的小儿子聪明机警,可以把石块雕成飞马,却总是被他爸一巴掌打过去,骂他:“不成材的东西!还玩呢,还不去干活!”他所谓的“干活”就是替外国人装赤铁矿!
天啊,我看够了!不成材的是他自己!每一点点真正的好材料一经他手就变成了废品。还可能觉醒吗,庸人?
我这块檀香木也老了。当美国小矮子、 1.6米的篮球健将从不成材到成为驰骋球场的明星时;当奥地利的弱孩子施瓦辛格把自己锻炼成硕士、美国州长时;当书上说一位老师将一个顽劣学生教育成“最棒的一号”时,我却只看到了和这些相反的过程,包括我自己!……
时光荏苒,庸人已去。今天,人类终于雪亮了双眼;我被洗净磨光放在展览柜中;陨石已经进了天文馆;铁矿已被保护起来。可是这已经太晚了。“我是檀香木!”我呼唤了一辈子,连庸人的儿子如今也已平平无奇。哀哉!
材,非材,可能因人而改变呀!戒之!戒之!
[文三] 他为我摆渡
我想他应该是出生在一个缺少浪漫的灰色年代,一个黯淡而不见生动的枯槁岁月,一点点的摇曳都可以带来许多惊喜与闪光。
大概与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及他的自身阅历有关,他很稳重内敛,他不喜欢我的嚣张我的任性,要我懂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到未雨绸缪。可是他不知道这样做我很累,结果及过程都预测好了,安稳得让我觉得一切都很程序化。
他对我期望很高,给了我一双沉重的翅膀,让我像一只孤独的大雁,疲惫地飞翔。我很努力地学习,可总达不到他希望的成绩。我为他放弃了我本该拥有的激情与活力。
从不表扬我,即使我拿了稿费、获得了荣誉证书。有一次我看到席慕蓉的一句话:“青春的无暇与无邪,就在于它的一去而不复返,可遇而不可求。”我意识到我已经背离了青春的道路,背离了我的梦想。
他是教师,总喜欢说一大堆的话来教训我,他告诉我不懂一件事就不要说它没有道理,告诉我无论受多大的委屈都得退一步海阔天空。我没有说我不喜欢这种处世基调就因为他是我那很辛苦也很敬业的父亲,他的话我不想违背。
我记起了一些童年往事。他让我骑在他肩上带我去看马戏,买很多小字本让我一笔一画地练字,灰蒙蒙的雨天带我去很远的地方爬山。他认为这样可以让我高兴,让我拥有一个可以回忆的童年。可是他从来就不知道我不喜欢看马戏,不喜欢练字爬山,我更希望和小朋友一起自由地嬉戏玩耍。
我很想鼓起勇气对他说,如果没有他的束缚,我依然可以不改变初衷;没有他的导航,我依然可以不埋葬向往……
可有一天我翻他的抽屉,发现里面放满了我大大小小的照片。我伫立了很久,突然明白我就是他的希望他的梦想,就像去看海是我的梦想一样,我们都在努力地去实践,只是我们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替对方想想。
以前,我总觉得,我们之间有条河,我在这边,他在对岸。
现在,我才知道,对岸的不是他,他是为我摆渡的。只是,我衷心地希望,有一天,他能递一支桨给我,让我们一起来掌握方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