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11月12日: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例说㈥

(2009-11-12 00:48:57)
标签:

杂谈

淡化题目,重视诗

 

——高考诗歌鉴赏题目例说㈥

 

 

【古代诗歌鉴赏要点】

①高考考查的诗歌鉴赏是鉴赏的准备与基础;

②理解诗歌并且泡开诗歌是回答问题的基础;

③答题时要扣住语言、形象、感情依次落实;

④泡诗和答题都是“读”“写”的综合训练。

【例5·2009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89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理解泡开诗歌]

晚泊岳阳——夜晚,诗人乘坐的客船,停泊在岳阳城边的长江岸旁。

欧阳修——北宋著名诗人。

卧闻岳阳城里钟——船泊岳阳城边,夜晚躺卧在客船中,听到岳阳城头晚钟的声音。

系舟岳阳城下树——客船停靠在岳阳城下,缆绳就系在长江边的树上。

正见空江明月来——恰好看见空阔的江面上空,一轮明月升起来。

云水苍茫失江路——晚云夜雾连接着江水,铺开一片苍茫,迷失了航道。

夜深江月弄清辉——夜越来越深了,只有江面上的月亮散发出清澈的光辉。

水上人歌月下归——忽然听见江面上有人唱起歌子,他们正在月下撑船回家。

一阕声长听不尽——那歌声婉转悠长,余音拖得很长很长,简直听不到尽头。

轻舟短楫去如飞——轻快的船儿,摇着短楫,飞一般地从江面上向远方驶去。

[译诗]                       晚泊岳阳      欧阳修

躺卧客舟,倾听到岳阳城里传来的钟声,

此时我的船,正系在岳阳城下江岸树上。

恰见空阔的江面上,一轮明月冉冉升起,

暮霭直铺接江面,水流苍苍,航路茫茫。

夜深时候,江上明月散发出清澈的光辉,

水上的渔民船夫,唱着歌沐着月色回归。

那歌声的收尾处余韵悠长,听不到尽头,

轻快的小船儿摇着短楫,像飞一样远去。

简答题目要点】

①题目从“语言”“形象”“感情”三个层面考查,有些是显性题目,有些是隐性题目;

②回答问题时要在解读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出要点,不要纠缠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上;

③备考中,不要盲目地以“参考答案”为目标,解读尽量确切,作答要尽量流畅、完美;

④考试中要从“语言”入手,以“形象”为核心,归结到“感情”,快速落实题目要求。

8.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题目解析]

题目所问的“月”是就“形象意境”的层面考查,“就此作简要赏析”则要求关注诗歌用怎样的语言,塑造“月”的形象,营造“月”的意境,并通过“月”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评分答案]

第三句写明月“来”悬空江,表现作者人在旅途,只有明月为伴;第五句用拟人方法呈现静夜“月弄清辉”的画面,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因;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水上人伴着歌声飞去归家,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备考答案]

第一处写到“月”:“正见空江明月来”。是卧船所见,客舟系树,空江之上,一轮明月升起,更是云水苍茫,江路迷失。这一“月”,包含着诗人,孤零漂泊,惆怅迷茫的感情。

第二处写到“月”:“夜深江月弄清辉”。苍茫大江之上,诗人久久难以入眠。到夜深时分,周边更其岑寂,而中天明月也似乎有意播撒清辉,照彻江面,也照彻诗人的心扉。这一“月”,写出诗人内心的空旷之情,也为下面的渔歌轻舟展开背景。

第三处写到“月”:“水上人歌月下归”。在内心寂寞空旷的情绪不断酝酿蓄积的时候,明月偏偏为诗人照耀出一幅渔歌夜归的图景。这一“月”,不仅是悠扬歌声、如飞归舟必要的背景,也渗透着诗人触景而生的思归之情。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题目解析]

题目所问的“心情”,是就“思想感情”的层面考查;“是怎样表现的”,则要求由“语言”“形象”“感情”三个层面回答。

[评分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境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备考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漂泊异地,迷茫惆怅和绵绵难断的思乡之情。在诗作里,没有一词一句直接写情,可情思在对主观行为的述说和对客观景物的描述中无处不在。卧闻的晚钟,系舟的城树,空江的明月,苍茫的云水,播撒清辉的江月,种种意象无不渗透着迷茫惆怅的感情。而悠长拖曳的歌声和如飞而去的短楫轻舟更是传达出绵绵难断的思乡之情。这些景物都被诗人关注,将诗人触动。他系舟、闻钟、听歌、见月、望舟,听觉、视觉,全都调动起来,完全融化在这令人惆怅思乡的环境之中,并主动感受这些景物,传达出自己的感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