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6日:例说高考现代文阅读简答题(六)
(2009-10-26 22:04:12)
标签:
杂谈 |
简约其途,丰腴其实
——例说高考现代文阅读简答题(六)
[按]所谓“简约其途”,就是不要陷入专业术语的死记硬背,不要钻营琐
细繁复的方法策略;在解题思路上要力求简约。
现代文阅读简答题目,大致需要三个步骤:
①提取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在文本中择定重点阅读区域,提取承载重
要信息的词句;
②转化信息——通过联想、推断,调动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
③连缀要点——根据答案要点之间的主次和逻辑关系,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
所谓“丰腴其实”,就是要把精力集中于答题内容。调动知识内涵和思想认识等人文积淀,将重要信息转化为答案要点,要尽可能做到确切、充分、扎实。而要做到“确切、充分、扎实”,就不能迷信“参考答案”;要自己做答案。
[例9·2009年辽宁卷·12⑵]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首先,提取重要信息,并调动知识、能力积累,转化重要信息。
题目问“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的原因,这需要到文章中提取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当陶行知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轰轰烈烈的热潮的时候,他却突然冷静下来,陷入深沉的思索。——某种原因使陶行知突然冷静下来,陷入深沉的思索。
农民张大哥一家的景象,倏然映现在他记忆的荧光屏上……——农民张大哥一家的景象,是陶行知思索的原因。
张大哥皱着眉连连摇头说:“唉,饭都吃不上,哪有钱来读书识字啊!”陶行知告诉他,可以免费送他《平民千字课本》,只要学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农民如此贫困,是没有文化的根源,他提倡的免费《平民千字课本》会有用处吗?
那六个高高低低、衣不蔽体的孩子加深了他的认识:占总人口85%的农民如此贫困、如此没有文化,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如此贫困、如此没有文化,他提倡的《平民千字课本》是无法在广大农村推行的,他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不能解决中国最根本的问题。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而做到这点,必须切实改造乡村教育。
于是,一个改造乡村教育的设想,开始在他的心田里播下壮实的种子。——冷静思考之后,陶行知做出了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的决定。
最后,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
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有两个层面的原因。第一个层面,农民长大哥一家的生活状况引发陶行知的思考。如此贫困、如此没有文化,他提倡的《平民千字课本》是无法在广大农村推行的,他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不能解决中国最根本的问题。这使他冷静下来,陷入深沉的思索。第二个层面,经过思索,陶行知认识到,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而做到这点,必须切实改造乡村教育。
对照“参考答案”,取长补短,作进一步修正。
[参考答案]①冷静思考的结果:要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②贫苦农民的刺激;张大哥一家的贫苦状况,加深了他对乡村教育的认识。
[例10·2009年辽宁卷·12⑶]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个中甘苦”的?请简要概括。
首先,提取重要信息,并调动知识、能力积累,转化重要信息。
题目问“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个中甘苦’的”,这就需要到这封信中提取相关信息,分别就“甘”与“苦”做出概括转化。
“个中之苦”:
田家生活还是要蛮干的——原始状态的生活、生产方式。
打赤脚在烂污泥里奔走——改变现代文明的生活习惯,在艰苦环境里过艰苦的日子。
雪白的脸晒黑、手上起硬茧——改变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和外貌形象。
在风霜雨雪中挑粪——在恶劣的环境里,从事艰苦劳动。
和马牛羊鸡狗猪做朋友——生活条件十分粗劣。
也许要到令郎令孙的时代才能看见——或许终生也见不到自己艰苦奋斗的成果。
“个中之甘”:
乡间山青水秀,尽您游览——乡间风景秀美,可以愉悦身心。
旭日东升,引您兴奋;待月西下,助您吟咏——每天景色变化,给人精神的愉悦和创作的灵感。
丰收时节,您手里割着黄金似的稻子,那田家乐的山歌,不断地洋洋乎盈耳——享受丰收的充实和农家生活的自然情趣。
亲眼看见您所栽培的儿童个个桃李似长大成人,看见全村人人读书明理,安居乐业——看到自己从事农村教育的成果和给农村面貌带来的变化。
最后,连缀要点,形成连贯规范的答案:
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这样描述乡村教育中的“苦”:需要改变现代文明的生活习惯,改变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和外貌形象。在原始状态的生活、生产方式中,在条件十分粗劣的环境里,过艰苦的日子,从事艰苦的劳动。并且有可能终生也见不到自己艰苦奋斗的
成果。
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还这样描述乡村教育中的“甘”:可以享受乡间风景秀美,愉悦身心;可以观赏每天景色变化,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创作灵感;享受丰收的充实和农家生活的自然情趣;并且看到自己从事农村教育的成果和给农村面貌带来的变化。
对照“参考答案”,取长补短,作进一步修正。
[参考答案]①乡村教育的“甘”:游览青山绿水,饱览美好风景,领略诗情画意,享受丰收喜悦;笑看学生茁壮成长,桃李芬芳;喜见村民读书明理,幸福美满,②乡村教育的“苦”:环境艰苦、远离城市文明:又脏又累、生活条件很差;需要吃苦耐劳、坚忍不拔;奋斗终生也不一定能够看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