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大绩老师
王大绩老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971
  • 关注人气:23,4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09月13日:“聚焦”之下,迎刃而解(一)

(2009-09-13 20:36:08)
标签:

杂谈

聚焦之下,迎刃而解(一)

 

由高考的形式、条件和任务决定,高考语文试题采用和给出的任何材料,都交织着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这是不以命题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题目考查的实质,由重要信息决定,次要信息则是干扰的假象。因此,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题目共同的根本目的。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剔除次要信息,聚焦于重要信息。我们可以负责任地说:聚焦之下,迎刃而解。

需要注意几点:

一、要遵循“动态·比较·判断”的思辨原则。高考是能力考试,哪些重要,哪些次要?不能靠死记教条,只能根据题目特定的要求,在对词、句的比较中判断。

二、要从关注句号开始。一句话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意思。关注句号,就可以逐层实现句、词间的比较,从而实现剔除次要信息,聚焦重要信息的根本目的。

三、有些题目,聚焦于重要信息,就是答案;有些题目,得到重要信息往往不是思维的结束,而是进一步思维的开始。对重要信息需要加工,进行归纳或转化。

本文仅以语言连贯题目为例,简要解说“聚焦”的奇效。

【示例】把备选句子的序号分别填入方括号,使下面这段景物描写语意连贯,画面完整。

到了德胜桥[    ],两岸青石上几个赤足的小孩子,低着头,持着长细的竹竿钓那水里的小麦穗鱼[    ],几只白鹭,静静立在绿荷丛中,幽美而残忍的,等候着劫夺来往的小鱼北岸上一片绿瓦高阁,清摄政王的府邸,依旧存着天潢贵胄的尊严气象[    ]池中的绿盖,摇成一片无可分割的绿浪,香柔柔的震荡着诗意就是盲人也可以用嗅觉感到那荷塘的甜美,有眼的由不得要停住脚瞻览一回。

①一阵阵的南风,吹着岸上的垂杨

②西边一湾绿水,缓缓从净业湖向东流来

③桥东一片荷塘,岸际围着青青的芦苇

[简析]这道题目的得分率是57%。解答这道题目,我们决不作“自然性”阅读,要目的明确地读。剔除次要信息,聚焦重要信息,三个备选句子于是被简化为:①南风吹着垂杨,②绿水流来,③荷塘围着芦苇;或者进一步“剔除次要信息,聚焦重要信息”,简化为三个词语:①南风、②绿水、③荷塘。

关注句号,语段共五句话,涉及方括号的是二、三、四句。我们的目的是为“南风”、“绿水”、“荷塘”找根据。它们分别是“摇”、“绿荷丛中”和“两岸”。那么,备选句子的次序依次是②、③、①。至于语段的一句、五句和二、三、四句中大量的描述内容,都是干扰性的次要信息。我们不能“乱花渐欲迷人眼”,沉溺于次要信息之中;必须“昨夜西风凋碧树”,将次要信息一扫而空。

若剔除了次要信息,直接触及题目建立答案的基础,这道题目就演化成这样:连线,使左右词语在意义归属上合理。

南风                   两岸

绿水                   绿荷丛中

荷塘                  

如果真是这样一道题目,那对小学生也没有任何难度。题目的答案就建立在六个重要信息的词语上,如果不这样,答案就没有权威性;但是又不能只考这六个词语,如果那样,就无法实现高考题目所必须的区分、选拔功能,所以必须以次要信息制造干扰。43%错误的同学,不是欠缺把握重要信息的知识和能力,他们是被次要信息蒙蔽了眼睛。

剔除次要信息,聚焦重要信息,知识与能力的积累得以快速、充分地展示。当然是“聚焦”之下,迎刃而解。解题的具体思路不是唯一的,但“聚焦”原则是一致的。

【例1·2009年全国Ⅰ卷·4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                     *                        ,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

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

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猛斗

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

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

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⑥⑤②④①   C.⑤④①③②⑥   D.⑤②④⑥①③

[题目简析]

句号割断了第一句话。重要信息:“使狗成为”。

横线被句号隔分为三句,各为两个语句,最后一句与“使狗成为”衔接。

①训练(人的行为),②它的嗅觉(狗的天赋),③狗……敢于猛斗(狗的价值),④人们利用(人的行为),⑤狗可以听到(狗的天赋),⑥做……事(狗的价值)。

据此分组——①④(人的行为),②⑤(狗的天赋),③⑥(狗的价值)。

[参考答案]B

一两分钟,迎刃而解。所有题目,莫不如此。

【例2·2009年全国Ⅱ卷·4】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                        *           ,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中国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它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手工编制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③②④⑥⑤①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④③②⑥①⑤

[试题简析]

重要信息:横线前谈“中国传统装饰结”,横线后关联词语“因此”连接着“中国古典服饰”。

①装饰器物,②必备用具,③上古时期,④手工编制工艺品,⑤衣着,佩饰上,⑥心目中很神圣。

只有⑤,可以与“中国古典服饰”建立因果关系。

[参考答案]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