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9月04日:2009年广东卷详评(七)
(2009-09-04 09:36:45)
标签:
杂谈 |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
[参考译诗]
瞿塘峡上的一弯明月,照耀在万里天空,
正是春季初六的上弦月,呈现一张弓形。
月光透过云层,时不时照亮幽暗的峡谷,
又常常将它清澈的光泽,洒满整个天空。
清爽的明月,仿佛风静静地将衣襟吹动,
高朗的明月,又像悬挂着的流泪的面容。
纷纷向南飞翔的群鸟中,有一只乌鹊吧,
深夜它飞了许久,只好暂且在江边落定。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评分答案]
主要抒发了杜甫遭逢战乱后漂泊流离、思乡怀归的感情。
[备考答案]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因为国家遭逢战乱,自己流离漂泊而生成的满怀悲苦,一片茫然、思国怀乡的抑郁之情以及隐约朦胧的希望。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评分答案]
①“万里”,表示空间的距离,寓含作者离家万里的漂泊感。
②“时时”,表示动作的频率,字面意义是“屡屡”“常常”,言外之意是作者一次次望月思归的期盼。
③“夜久”,表示时间的延续,暗示作者因思乡怀归而深夜难寐。
[备考答案]
①“万里”,描写月光照耀空阔天地的景象,寓含诗人去国离乡,迷茫惆怅的漂泊之情。
②“时时”,描写上弦弓月在云层间时隐时现的景象,寓含诗人内心迷离不定的情绪,也传达着诗人望月思归的期盼之心和对国家重归安定的企盼之情。
③“夜久”,描写南飞乌鹊深夜久久盘旋的景象,寓含诗人长久流离于战乱,不得安定,暂且栖居高峡江边的生活现状,以及对国家安定,重返家乡的企盼之情。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前3题计分)
⑴
⑵后值倾覆,
⑶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⑷峰峦如聚,
[参考答案]
⑴信誓旦旦
⑵受任于败军之际
⑶又闻子规啼月夜
⑷波涛如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