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大绩老师
王大绩老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3,096
  • 关注人气:23,4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08月04日:2009年全国Ⅱ卷详评(十一)

(2009-08-04 07:09:20)
标签:

杂谈

         2009年全卷详评(十一)

 

[写作要]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任何高考作文题目都是十分开阔的,我们所有人的思维都不足以抵达它的边际。要破除“作文常识观”,树立“作文思维观”。

一个“细节”,一个“感悟”,是作文成功的两大柱石。以此为基础,写作备考需要解决三个问题:㈠对题目的认识与信心;㈡自我充分有效的准备;㈢构建联想想象的桥梁。

[2009年全国Ⅱ卷·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送给妈妈一双袜子,妈妈说:“我这个年纪怎么能穿红袜子呢?”大家都说是红色而道尔顿看到的却是蓝色,他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他研究了两年,1794年发表论文《视觉之异常》,将这种疾病称为色盲症,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

日本商人安藤百福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已经破产的他感到这是一个创业的机会。他买了面粉和食油,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1958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这一新产品的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

法国年轻的家务杂工乔利,不小心将灯油滴在熨烫的衣服上,他只好白干一年来赔偿。后来他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这个发现,促使他研制出干洗剂,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简析]

道尔顿研究的动因是他自己是色盲;安藤百福发明的动因是他自己破产;乔利研制的动因是他自己做出赔偿。——这可以引出坏事变好事的共性,也可以引出逆境奋起的共性。

道尔顿先是“感到自己色觉有问题”,继而研究发现的;安藤百福先是“看到拉面摊前常排着长队”,继而试验发明的;乔利先是“发现被煤油滴染的地方,不仅没脏反而把陈年污渍也清除了”,继而研制改革的。——这可以引出又发现到研究的共性,也可以引出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共性。

道尔顿发现之后是“研究了两年”才发表了论文;安藤百福看到之后是“在小屋里每天干20个小时,实验了一年”才“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包方便面”;乔利发现之后经过多久才“研制出干洗剂”,材料中没说,但从他“白干一年来赔偿”来推想,也应是个不短的过程。——这可以引出任何有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的共性,也可以引出发现与发明之间的桥梁(路径)是持之以恒的共性。

道尔顿对一种色盲症的认定,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安藤百福第一包方便面的成功,开发带动了一个新产业;利一种干洗剂的研制,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这可以引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共性,也可以引出“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一点突破带动全局的共性。

科学家道尔顿填补了医学理论上的一项空白;商人安藤百福带动了一个新产业;家务杂工乔利改革了传统的洗衣技术——这可以引出反思“隔行如隔山”的共性,也可以引出激励“破门而出,或有斩获”的共性。

一双袜子、一包方便面,甚或一滴油渍都能带来风景万千,何况这样三个材料,这样三个材料展示出的生活景观呢?

道尔顿想必是由视觉感知红、蓝两种颜色,进而研究了对更多种颜色的感知;安藤百福没有去复制“拉面”,而是发明了“方便面”;乔利没有回头去要求返还赔偿,而是向前看开始研究;道尔顿的研究是由自己的视觉缺陷开始的;安藤百福的研究是由别人排长队开始的;乔利的研究是由受损后意外的发现开始的;道尔顿的贡献是“填补”;安藤百福的贡献是“带动”;乔利的贡献是“改革”……

哪一点发现不是一个角度呢?哪一点发现不可能是道尔顿的一双袜子,安藤百福的一包方便面,甚或乔利的一滴油渍呢?

你要是有几分“嘎咕”的童心,也不妨别出心裁。毕竟,道尔顿没有制出方便面,安藤百福没有改革洗衣技术,乔利也没有写出《视觉之异常》;毕竟,方便面在今天被视为了垃圾食品,清洗剂带来了环境污染,而色盲症的发现也还影响着许多专业、行业人才的遴选呢……

其实,任何高考作文题,都具有一则隐性的副标题:我最熟悉的(一个人或一件事)。问题是:什么叫“熟悉”?回答:一有“细节”,二有“感悟”。问题:“感悟”什么?回答:感悟生活?问题:“感悟”生活的什么?回答:感悟生活的发展变化,感悟生活中传统与时尚的交融与碰撞。

充实细节、感悟生活是作文成功的两大柱石。“细节决定成败”。以熟悉的素材、感兴趣的事物为窗口,充实细节,并通过细节认识社会、感悟生活,丰富感情、深刻思想,锤炼思维和语言,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做人的品位,从而把高考作文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