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07月29日:2009年全国Ⅱ卷详评(六)

(2009-07-28 23:58:45)
标签:

杂谈

                       2009年全卷详评(六)

 

第Ⅱ卷(共120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古文翻译,古诗鉴赏,名句名篇默写)

题目配备:11.古文翻译(10分),12.古诗鉴赏(8分)13.名句名篇默写(5分)。

文言翻译要点

①考查范围是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所用材料多为Ⅰ卷文言选句;

②考查的实质是理解文言文,重点是语句中的实词、虚词和句式;

③备考中,要坚持直译为主,尽量将每个单音节词译为双音节词;

④考试中,快速理解句意,对照题目的理解;聚焦疑点比较思辨。

[2009年全国Ⅰ卷·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此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

⑵若以其贫老邪,耋齿甚多,屡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试题简析]

⑴赋分词语:广施、至使、颠沛、令足。

⑵赋分词语:其、耋齿、屡空比室。

[参考答案]

⑴自认为不能广泛施舍,致使这人跌倒,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

⑵如果因为我又穷又老的话,老人很多,家家户户经常贫困,不止是我一个人而已。

古代诗歌鉴赏要点

1.高考考查的诗歌鉴赏是鉴赏的准备与基础;

2.理解诗歌并且泡开诗歌是回答问题的基础;

3.答题时要扣住语言、形象、感情依次落实;

4.泡诗和答题都是“读”“写”的综合训练。

理解诗歌要点:关注诗歌的题目、诗序、注释、作者和标点,确切把握诗歌中的重要意象,将诗句意思连缀整合。遇到不甚明了的意象,要根据相关意象、相关诗句推断。把含蓄、跳跃的诗句“泡”开,变成散文、故事,变成诗人的一篇日记。

[2009年全国Ⅱ卷·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

[译诗]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天夜里秋风劲吹,袭入了大汉的关隘,

寒云低压,月色清冷,笼罩着西山岭豁。

更督催部属飞将军进军,追击骄横敌虏,

搏杀战场,不要让敌人的一马一卒跑掉。

简答题目要点

①题目从“语言”“形象”“感情”三个层面考查,有些是显性题目,有些是隐性题目;

②回答问题要在解读诗歌的基础上准确答出要点,而不要纠缠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上;

③备考中,不要盲目以“参考答案”为目标,解读要确切,作答要尽量做到流畅、完美;

④考试中要从“语言”入手,以“形象”为核心,归结到“感情”,快速落实题目要求。

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评分答案]

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备考答案]

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时节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画面,寓含着边境军情局势紧张的信息。这幅画面是由夜色、秋风、汉关、朔云、边月和西山等景物连缀构成的。

⑵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评分答案]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备考答案]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统帅,那种高度警惕,刚毅果断,胜券在握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得力将领奋力出击,显示出胸有成竹的统帅气概和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第四句写务求全歼进犯敌军的决心,“宜将剩勇追穷寇”,显示着必胜信念和战略远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