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17日:我看2009年高考作文题(八)
(2009-06-17 22:27:14)
标签:
杂谈 |
今天就要结束这一组博文了,总结两句。作文题目是由“标题”(或“话题”或“材料”)和“要求”构成的。我们不能只重看前者而轻忽后者,更不应该把材料简化(例如把一则多角度材料,简化为“小兔子运动会”)。任何“标题”(或“话题”或“材料”)是限制不了思想解放的头脑的;反过来看,任何头脑也无法抵达作文题目的边际,全世界的人合在一起,也不能穷尽它的空间。而“要求”主要用于启发和鼓励。某些限制,例如“不得套用”“不许抄袭”以及“除诗歌外”,则是道德性、公平性、保护性的底线。
最后,清允许我用一道高考“仿用句式”的题目为某些停滞在“作文常识观”境界的杰出人士,为那些用高考作文题目摆八卦的先生(王旭明、石述思诸位,这样说并不排除在其他方面对他们的尊重)开开窍。
在横线处仿写前面的句子,构成一组排比句。
每一汪水塘里,都有海洋的气息;
所以诗人才说:“一株三叶草,再加上我的想象,便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一汪水塘”,只是“水塘”吗?那是常识,连青蛙都知道;那也就不用我们写作文了。要由表及里,嗅到“海洋的气息”。“一株三叶草”,就是“三叶草”吗?那是常识,是看图识字,是两岁孩子的思维。要由小见大,看到“广阔的草原”。怎么看到?“加上我的想象”啊!
仿写一下:
每一颗砂砾里,都有石英,这是常识;都有大地的性格,才是作文;
每一颗星星里,都有陨坑,这是常识;都有宇宙的信息,才是作文;
每一棵树木里,都有年轮,这是常识;都有自然的年轮,才是作文;
每一页书册里,都有字画,这是常识;都有知识的力量,才是作文;
每一粒稻粱里,都有淀粉,这是常识;都有劳动的汗水,才是作文;
每一夜月光里,都有七色,这是常识;都有思念的诗行,才是作文;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老师的心血——同学从中懂得敬重老师;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人格的成长——老师从中更加尊重同学;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父母的温暖——我们从中更加理解父母;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祖国的春晖——我们从中更加热爱祖国;
同样: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人民的乳汁;每一分成绩里,都有时代的雨露;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思维的超越;每一分成绩里,都有思想的火花;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科学的传递;每一分成绩里,都有睿智的萌芽;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未来的希望;每一分成绩里,都有远古的回响;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三更的灯火;每一分成绩里,都有五更的鸡鸣。
这可能会令我们欢欣鼓舞;但,这“一分成绩”可能也很庸俗: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黄金的幻想——“书中自有黄金屋”呀;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利禄的憧憬——“书中自有千钟粟”呀;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美女的春梦——“书中自有颜如玉”呀。
这“一分成绩”可能也很严峻,拷问着每位语文老师,每位和语文有勾连的人士。
想想,我们有没有为这些结果推波助澜: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个性的泯灭;每一分成绩里,都有人格的侵蚀;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理想的迷茫;每一分成绩里,都有志趣的消磨;
每一分成绩里,都有健康的摧残;每一分成绩里,都有功利的霉气。
让我们的学生的“每一分成绩里”,都祛除功利的霉气,让他们的青春充满健朗的霞光,是每个语文工作者的天职。
慎之!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