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6月06日:佳作选登(六)
(2009-06-06 13:02:01)
标签:
杂谈 |
佳作选登(六)
祝愿所有参加高考的同学,享受高考的快乐,收获高考的喜悦。
说“安”(2005年北京卷)
——从“安得广厦千万间”说起
说到“安”,我的脑际和耳边,马上回荡起的是一千二百四十四年前那个凄风苦雨的秋夜,在成都郊外浣花溪一间破败的茅屋里,诗人杜甫发出的那句悲怆的呼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一个“安”字在逼问后一个“安”字:怎么办?怎么给天下苍生一份安定的生活?
是啊,怎么才能天下安定?“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面对安史之乱引发的社会动荡,乾坤浮荡,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一代“诗圣”也只能“怅望千秋一洒泪”,几多感慨,几多悲苦,几多呼号!怎么办?薪火相传,他试图效法屈子比干,“致君尧舜上,再使风物淳”,但无情的事实宣告了这份进谏求安之心的天真。
是啊,怎么才能天下安定?从“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黄巢,到“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宋江;从“迎闯王,不纳粮”的李自成,到“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洪秀全,一批批农民英雄揭竿而起。怎么办?酒酣胆热,他们拼死高张义旗,“掀开地网,撞破天罗”,但惨烈的事实宣告了这条造反求安之路的断绝。
是啊,怎么才能天下安定?“有容乃大,无欲则刚”,这是禁烟斗士林则徐的修身铭文吧?“我自横刀向天笑”,这是维新勇士谭嗣同的慷慨高歌吧?“遍地腥云,满街狼犬”,这是反清义士林觉民的悲愤绝笔吧?“天下为公”,这是革命志士孙逸仙的毕生追求吧?怎么办?先觉们为之前赴后继,但悲壮的事实宣告了这种种求安之法的失败。
是啊,怎么才能天下安定?“师夷长技以制夷”,“放眼世界第一人”的魏源主张科学救国。“中体西用”,“奔走洋务”的张之洞倡导实业救国。“我以我血荐轩辕”,“弃医从文”的鲁迅投身文学救国。怎么办?我们多难而伟大的民族呀,您的优秀儿女中夜悚惕,星斗阑干,幽洞微烛,披肝沥胆。但沉重的事实宣告了这种种求安之策的徒劳。
是啊,怎么才能天下安定?“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日历翻到了公元一九二一年,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集合到了斧头镰刀的旗帜下。“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引导革命走出蜗行摸索的隧道。旧世界砸烂了,但是,人民的住房仍不宽敞,国家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国际挑战。怎么办?安民强国的新课题重又提上了求安之图的议程。
是啊,怎么才能天下安定?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大智大勇,到“与时俱进”的继往开来,再到“创建和谐社会”的锦绣华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正如旭日,喷薄欲出!看,彩旗招展的天安门前鲜花盛开;华灯初上的长安两路车水马龙,饱经沧桑的安定门环簇在千万幢广厦之间。怎么办?诗圣杜甫啊,一千二百多年后似乎终于给你了答案。
是啊,怎么才能天下安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一个“安”字依然在逼问后一个“安”字:怎么才能永葆这一份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对“建设小康社会”的理念,我们应有更深层次的思考、理解和实践。怎么办?那是科学、民主、法制、宽仁和博爱呀!唯此才能笑傲风雨,岿然不动,安定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