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06月05日:佳作选登(五· 简评)

(2009-06-05 13:50:03)
标签:

杂谈

 

                        佳作选登(五·作文简评

 

世纪对话简评篇作文想象丰富,内容充实,立意高远。作文由两个主体板块组成:第一个板块,“我”和爱因斯坦共同回顾历史并评论现实;第二个板块:“我”和爱因斯坦一起探讨科学和哲学问题。两个主体板块互不雷同。第一个板块,因为谈论现实问题,所以回顾二十世纪历史,处处以事实做论说基础。第二个板块,因为谈论抽象问题,所以展望新世纪,展望未来,充满着哲学与科学的推断和思辨。

 作文以“世纪对话”为题,实际是两种世界观的对话。爱因斯坦代表的“忧思”,很有警戒与启发价值;“我”所表现出的乐观与自信,则处于主导地位,表现出作者对世界与未来的坚定信念。除此之外,作文实现创造性构想“合理化”的明确意识也值得一评。按命题要求,通过时间隧道与一位历史人物相见,一般性的构想,只是回溯到某一历史时刻,某一历史坐标点。这篇《世纪对话》的作者别出心裁,做了新奇的想象。他让2055年的“我”通过时间隧道向采访对象爱因斯坦走去,而让1955年辞世的爱因斯坦向现代走来,两人在中点相会:这无疑是一个富有创造价值的构想。在这个构想产生的同时,作者就面对使构想“合理化”的挑战,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责任——对读者是责任,对作者是责任,对创造也是责任。作者首先要确定的是最佳的中点时空坐标。作为2000级的高中学生,最佳时间坐标当然是1999年除夕2000年元旦,这千年交接点。空间坐标,最合理的只有“中华世纪坛”——除此,便有回避造作的痕迹。时空坐标点确定之后,作者马上面对一个难题:“19992000千年之交,中华世纪坛正在举行盛会。描绘盛会情景,将很难专一地展示自己的题材与主题;无视事实,回避,实现“合理化”的过程,将被虚假毁于一旦。这是一个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维创造的时刻,攻克这一难关,就登上了“创造能力”的一层新台阶。结果,作者已经展示在作文中了,他写道:“但是预订时空隧道,‘2000年元旦’爆满。颇费周折,才定妥经由‘中国-USA118专业时空隧道,在‘2000113时·中国北京中华世纪坛’时空坐标点相会10800秒。”一个合情合理的“爆满”,将时间坐标点后移三个小时,避开了那场千年盛会,又巧妙地保留了盛会的热烈气氛。而三个小时过去,正是新千年的第一抹曙光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时候,解决了一个难题,赢来了全新的意境,这正是创造的魅力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