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05月05日:北京卷高考语文备考示例(五 )

(2009-05-05 02:28:11)
标签:

杂谈

            北京卷高考语文备考示例

 

5.中外作家作品正误判断

文学常识要点

①“文学常识”主要靠平时课内、课外的知识积累,扩大知识面;

②考试中,要辨清题目要求,致力于发现错误点,快速聚焦判断;

③备考复习中,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不宜耗费大量时间死背。

[1·2007年北京卷·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项是

A.《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乡愁》,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的诗作。

B.巴尔扎克和卡夫卡都是著名小说家,前者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后者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

C. 鲁迅曾对章回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给以很高评价,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D.人称“小杜”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诗擅文,《过华清宫》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作。

[备考标准]⑴对四个选项涉及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知识,做适当回顾,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⑵培养、强化发现、聚焦误点的意识,做出准确判断:《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吴敬梓,不是蒲松龄。

[考场方针]以发现误点为目的,聚焦误点,快速判断一处“硬伤”。判断不清的,先放过;找到题目要求的一项,即告结束,例如:判断C项有误,D项就可以不去看了。

[2·2008年北京卷·5]下列语句画线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是

①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③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人寰

A.李清照                  欧阳修

B. 白居易           辛弃疾      司马迁

C.白居易            辛弃疾     阳修

D.李清照                    司马迁

[备考标准]⑴对选项涉及的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知识,做适当回顾,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⑵对给出的语句,做出准确判断。①是《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句子。“江州司马青衫湿”是白居易《琵琶行》里的名句,“司马”是白居易自谓。②是李白《将进酒》中的句子。“陈王”指曹植。③是济南辛弃疾纪念祠楹联的句子。“铁板铜琶”代指豪放派词,宋代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苏辛”,“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指辛弃疾。④是韩城太史公祠的楹联。在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都有抒发“幽愁发愤”之情的句子,例如“幽于缧绁”“圣贤发愤”等,“幽愁发愤”指司马迁。

 [考场方针]避难就易,逐次排除、筛选,没有把握的,先放过;找到题目要求的一项,即告结束。例如:如能认定①句指的是“白居易”,就排除了AD两项,那么只须再在②或④句中选择有把握的一句判断,就可得出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