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04月11日:北京卷高考语文备考提纲(一)

(2009-04-11 00:46:29)
标签:

杂谈

北京卷高考语文备考提纲(一)

 

 

聚焦·自主

——高考语文的读与写

北京    王大绩

 

    编写这样一份资料,就是为了使高考语文备考摆脱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回归本色语文的田园。

    语文,本应是轻松快乐的学科。听听、读读别人的心里话,说说、写写自己的心里话,这本是很轻松快乐的事。有不喜欢语文的学生吗?语文是以汉语为依托的学科。哪个高三学生不是十多年来浸泡式地在学习语文——他们谁的思维不是凭借汉语展开?谁的心声不是通过汉语表达?语文竟然还需要补课?语文竟然沦落为中学的弱势科目?语文高考竟然还需要如此紧张繁琐?

    我们反对将高考语文备考神圣化、科学化,语文备考应致力于将语文素养与语文备考统一起来,唯此,才能有效提高备考效率,优化备考效果。

 

导语

 

吸纳和释放能力——语文备考的根本认知

 

    要提高语文复习的效率、优化语文复习的效果,首先需要知道语文是什么,语文又要考哪些内容。

    语文是什么?

    语文不是科学,这是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差异;承认语文不是科学才是科学的态度。中学的其他科目,都是科学。自然科学,是理科;社会科学,是文科。其他科目都彻底地、或相当地“西化”。数、理、化,是西方科目;外语,也来自西方;史、地、政,尽管研究的某些问题是中国的,但所用的术语和研究方式,仍然是西方的。语文,是中学各学科中,保有我们民族本色的唯一科目。二十多年高考语文的改革,保留并坚持了这一本色,真是难能可贵。语文是植根于生活、生命的学科,它的任务是锤炼思想和思维,提高语言和文字能力。语文学科只有六个关键词:生活、生命,思想、思维,语言、文字——这是语文本色。

科学的特点是讲究分纲分目,越细密越好;非科学的语文则不宜这样分条析缕;科学需要强调专业术语,越专业越好,非科学的语文则无须那般灌输拥有。

    语文考什么?

    一个“读”,一个“写”。

    《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规定的各项内容,其意图只表明试卷的外在结构、表面形式;并无意揭示试题考查的本质。

    读,考查吸纳能力,即对语言文字理解、吸收、判断、鉴赏、评价的相关能力;

    写,考查释放能力,即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见解、主张的相关能力。

    读,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基础和语言表达题目等,可以说,试题中所有题目,都含有“读”的因素,只是有的要求读一篇文章,有的要求读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而已。

    写,以作文为主,事实上,试卷中除选择题之外的所有题目,也都含有“写”的因素。只是有的要求写一篇文章,或是要求写一句话、几句话、一段话而已。

    试卷中绝大多数题目,都是兼具“读”与“写”两重要求的,既考查吸纳能力,也考查释放能力。只是侧重有所差异罢了。现代文阅读,以“读”为主,以“写”为辅——简答题目,不也是在写一篇“小作文”吗?作文,以“写”为主,以“读”为辅——写作文,不也是要先阅读题目吗?

    读,基本上要突出一个“精”字,“精”才能准确吸纳判断;写,总体上要体现一个“放”字,“放”才能充分展示特长。

    怎么落实“精”,一个词——聚焦;

    如何体现“放”,一个词——自主。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