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04月04日:创造性作文构思的自觉意识(二)

(2009-04-04 21:55:36)
标签:

杂谈

   

创造性作文构思的自觉意识(二)

北京    王大绩

    [续昨]

    “两个主体,互不雷同”,可以有助于克服中学生写作常见的毛病,有助于中学生突破自发的不合理的写作模式。

    中学生写作的一大毛病是虎头蛇尾,这已经构成一种习惯模式。例如写自己第一次演讲的体验,他往往要从一星期前老师不知这次活动谈起,历数自己的兴奋、困难、向往,写自己咚咚的心跳,写这位那位同学的神态各异的表演,待到终于写到自己登台,三言两语匆匆收场。例如写“雨后”,往往要从久旱无雨起笔,写“春游”,大约总要从班里酝酿、购买食品开始。例如1994年高考写“尝试”,这样的例子不乏其人:选材骑自行车到太行山旅行。他往往要从学校发布通知写起,接着是家长不同意自己参加,动员了爸爸,又动员妈妈,好容易过了家长关,却过了学校的报名期限,再找这个找那个……还没骑上自行车尝试呢,已经写了500多字了。中学生这种思维模式是他们生活处境、社会地位的反映:作为未成年人,受着呵护和监管,从小至今,要干什么事不说清原因是不行的;至于过程则很少有家长、老师过问。先想好不雷同的主体两例:或沿途见到的自然风光的美,社会和谐的情;或崎岖山路骑行的艰难,同学互相帮助的温暖等等。主体既具,串接、镶嵌的“装修”工作也就容易了。

    中学生写作的另一毛病是趋同从众,于是很轻易地构成了一种跑题模式。例如有这样一则话题作文命题:

[文题]有人说,未来是一朵玫瑰花,要想摘到它,就必须发现它的美,并有不怕它的刺扎手的勇气;还有人说,未来是一片瓦蓝的天空,要想到空中遨游,就要有飞翔的翅膀和胆量。你的未来是什么?你想怎样实现她?

    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想法或看法。

    命题引言和要求中有着一个又一个“两个主体”的提示:玫瑰花和蓝色天空的两个比喻;“你的未来是什么?你想怎样实现她?”的两个问题;“表达你的想法或看法”的两个要求。但相当多的学生要从“我的未来不是梦”写起。命题明明白白要求谈“是什么”,他非要先谈“不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来可笑,其实无非是一句中学生熟悉的歌词,就形成了相当普遍的跑题模式。又例如要求写“我向往这样的环境”。作文在开始进入所向往的“空气清新、整洁优美”的自然环境前,往往要先写恶劣的自然环境:如果在1998年,作文里便会“洪水泛滥”,如果在2000年,“风沙暴”就会席卷而来;开始进入所向往的“人情温暖、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前,往往要写冷漠的社会环境:或歹徒行凶上百人漠然围观,或垃圾沿路“三包单位”熟视无睹。命题明明白白要求谈“向往”,他非要先谈“厌恶”。为什么这样?除了主观上有必须交代“向往”原因的心态,还有客观上社会热点的左右。先想好向往的两例,就有了定心丸:“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教室环境”、“寝室环境”,“食堂环境”、“车站环境”,“一人环境”、“两人环境”……许许多多素材奔拥而来,可供选择的余地顿时极大的开阔。如果要创新,就避开“空气清新、整洁优美”,避开“人情温暖、人际和谐”,不妨写写“我向往当年延安的环境----延河之滨、宝塔山下,那里曾集合着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子孙”,不妨写写“我向往淮海战场隆隆的炮声----枪林弹雨、红旗呐喊,那里是热血男儿为民族建功立业的大好环境”;也不妨写写“我向往‘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的岳阳楼的环境----那是范仲淹吐诉仁人情坏的环境”,不妨写写“我向往‘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的黄鹤楼的环境----那是岳武穆抒发未酬壮志的环境”……开阔创新的思路,往往凭借合理的模式展开;有了合理的模式框架,就有了创造性思维展开的平台。

    当然,中学生写作还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毛病是单薄无味。只忙于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却无暇顾及作文是否血肉丰满、花叶茂美。把“两例”中的每一例,当成一个作文片段去写,写足300—400字,从一方面减轻了写作,这项创造性思维劳动,给同学带来的心理压力;从另一方面,当然更容易写得具体些、生动些,或说。可以调动、鞭策、逼使同学写得更具体和细致些。。

    无论虎头蛇尾、趋同从众,还是单薄无味,都是思维的自发行为,是思维懒惰的表现,是创造性是为发扬的障碍;“两个主体,互不雷同”,就是以“自觉”取代“自发”的合理模式。

    让我们共同品评一篇以“未来”为话题的“两个主体,互不雷同”的优秀例文,以结束这一节对“模式”这一敏感话题的讨论吧。

    [例文]                                我幻想中的未来              

    对我们这些正处在花季的少男少女来说,未来是充满神秘和幻想的。在我的想象中,未来是一朵玫瑰花,娇艳欲滴,使我忍不住想要摘到它;未来是一片瓦蓝的天空,晴空万里,使我不禁要展开翅膀自由飞翔;未来又是窗帷掩映下的一弯新月,充满神秘,使我总想一探她真实的面目。

    我曾无数次地幻想着自己的未来……

    庄严肃穆的法庭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我的身上。我缓缓地起身,为我的当事人作最后的辩护。沉稳睿智的声音在偌大的法庭上响起,我滔滔不绝地陈述着。虽然我知道作为一名律师不应该被感情所左右,而应冷静地剖析一切,但我的声音却出现了颤动。因为我同情我的当事人——一位被拒绝赡养的老人。我坚信我能打赢这场官司,并不是因为我争强好胜,而是想给这风烛残年的老人一份迟来的温暖,想给那狠心的儿女一点训戒,也给世人敲响警钟——多关心一下我们的父母。我慷慨激昂的陈辞感染了法庭上的每一个人,在座的许多长者流下了泪水,就连对面被告席上的那双儿女也低下了狂傲的头。当我结束辩护的时候,法庭中静得没有任何声响,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无论最后的判决如何,我知道我已经获得成功。

    我曾无数次地幻想着自己的未来……

    沿着乡间泥泞的小路,我来到一排残破的村舍前,这就是我将要工作的地方——一所乡村学校。下课的铃声被敲响了,一群孩子冲出教室,当他们看到我这个陌生人时,都停下了匆匆的脚步,默默地打量着我,那清澈的目光中包含着的满是讶异和友善。虽然还没有与他们真正接触,我已开始喜欢这些质朴的孩子。我想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迫切地想融入到这些孩子之中,得到他们纯洁的友谊。当铃声再一次响起的时候,我已站到了讲台上,在这些孩子面前,我丝毫没有紧张和不安,我所想到的只是要竭尽我的才能去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于是,我从容地执起了教鞭。拿起粉笔,我回身在粗糙的黑板上写下:“我——想成为你们的朋友。”再转过身,讲台下一片灿烂的笑容。

我曾无数次地幻想着自己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