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模仿竹林七贤。。。(文:阿坚)
(2009-12-24 18:56:17)
标签:
杂谈 |
首先这七八或十来个人是个群体,有事没事常凑在一起。嗜酒放旷的个体不少,但他到哪凑齐另外六七个高矮不等的高人。也正似找一个神情散朗的琴师不太难,难的是他还得有一帮比打铁还铁的哥们且各有奇技淫巧。如果要模仿竹林七闲,这是一难。
现在这时代比魏晋时明朗多了。时代不黑,怎现七闲之煜。让时代模仿一下司马时期的诡诈残酷,是悖于民生的。假如真找来了一小堆知识分子或文人诗人,让他们顶着莫须有就杀头的危险,还得载歌载酒,他们多半得疯了。时代过去了,假七闲到哪儿去受那种恐怖和虚无的训炼。此模仿之二难。
那一小堆人里有几个是庄子大家,且论行合一。而如今说庄子的人,有的是靠庄子混饭,有的是生拿庄子当药服的,有的是在假浪漫主义里自摸。真正的老庄精神弟子,可能我们都不认识。此模仿第三难。
同志之好应是自然而然的,估计比男女关系在精神层面上更有微妙之大美。神大于情,情大于欲。估计不是现在的那种玩法。如果硬仿了,得多尴尬,多闷郁呀。
魏晋时的服散行散,听来高妙,几乎是通神之举。而现在的飞或嗨,更近高级的“射了”、“丢了”,还是离肉不远。仿吗?小心仿废了。
七闲都长啥样呢?虽有留下的文字形容,但也只能让人抓住大概而难以绘色。我以著名的若干演员比对,对不上号,他们的扮相不是我心里的那个样子——我心里的样子我又表达不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话小气。七闲们的脸就是心灵的大门。此仿之六难也。
降一百格以求,我在朋友堆里为七闲中的几闲对对号。小说家艾丹——山涛。啤酒思想家贾新栩——刘伶。诗人小招——半阮咸半王戎。另外,非著名导演张弛——钟会。
外一篇:稽康的口音
我琢磨稽康的不少地方,比如代用什么口音说话。书上说操洛咏,但是我没感觉。用豫西的侉腔么,似不正气。用太行王屋的山音么,似高而不清。用戏曲的韵白呢,似不自然。琢磨稽康的口音让我着迷。要不就是他不怎么说话,只是点头摇头加些手势和各种笑,或是用琴和笔表达。这不行,他肯定要说话的,口音是——。稽康的口音在我心里,仿佛。但我表达不出,我开始琢磨怎样才能表达我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