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给《北京青年报》写世界杯专栏,点灯熬油一个月,总算是熬过来了。关键是我不是球迷,足球给我带来的乐趣十分有限。我也知道报纸约我们这种人胡说八道,是因为有人喜欢看我们露怯,从而把本属于极少数人的游戏变成一场全民的狂欢。
球踢完了稿也发了,北京青年报却一再拖欠稿费。给责编打电话,回答是我们的稿费属于特殊标准,必须由领导特批。可领导实在太忙,一会儿在香港,一会儿又跑到新疆。我真担心他哪天一高兴去南极或者去登月,从而一去不返。眼瞅着半年都快过去了,据我所知,如此拖欠稿费的日报社,全国只有《北京青年报》一家。情急之下,只好给报社诸领导发了封电子邮件。大意是世界杯已经过了将近半年,北京奥运会也开始了倒计时。但大家的稿费至今没有收到。希望社领导能在百忙之中抽空过问此事,对此我们将不胜感激。总之,言辞十分肯切,就差捧一瓷碗到报社门口要饭。但就是这么一封信,报社方面也迟迟不见下文。实在令人忍无可忍。道理很简单,你就是出去办鸡也得付费。更何况……唉,算了。我想在此说明的是我这次给北青报写稿,完全是由于朋友的关系,否则给多少稿费也犯不着遭这份罪。
其实,对报业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北京青年报是个烂摊子。自从在香港上市后,诸多深层次的矛盾纷纷浮上台面。而《北京青年报》也由一份在全国小有影响的报纸,变成一张失去市场定位,内容苍白,只会在大字标题上做文章的的八卦小报,其地位已完全被其他媒体所取代。说得更明确点儿,它甚至失去了自我炒作的能力。但我相信,这并不是它这次拖欠世界杯稿费的真正原因。因为不管是什么原因,这种事情都实在说不下去。除非是它哪天真正面临倒闭。可你觉得这种事情可能发生吗,有关部门岂会对此撒手不管。它好歹也是一家报社呀。
好像是在上个礼拜,稿费总算是汇来了。但远不是开始说的那个标准。这我就不明白了,你不能因为一个作家讨饭,就把全中国的作家都当成乞丐。于是又给责编打电话,他吭哧半天解释说,实际情况是这样的,这笔稿费是北青报的那份儿,另一份儿稿费应由外地的一家青年报社支付。因为同一篇稿子,也供给它们使用。当时我一听就傻了,难道让我亲自出面去找那家外地报社交涉?真要去的话,是算给自己办事呢还是替你们北青报社出差?我越想脑子越乱,以至于搞不清楚在报社这帮人眼中,自己究竟是笨蛋还是无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