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东道主德国队被意大利人无情淘汰,很多人都产生了一种世界杯提前结束的感觉。一切恩恩怨怨大喜大悲即将烟消云散,算命的收拾起卦摊,不再预测冠军相亚军相。乌鸦闭上乌鸦嘴。报纸将恢复到从前的版面。大累神杯花落谁家不再成为悬念。破碎的家庭美梦重圆。德国时间又调回到北京时间。
但有一件事仍然让我耿耿于怀。好像是一场小组出线赛上,输球一方的队员在互换球衣后,因为掩饰不住恼羞成怒,把对方的球衣扔在地上还踢了两脚。马上就有评论说他们输球又输人。这不由得让我去想,到底有没有互换球衣这个必要,因为它带来的问题实在太多了。汗臭味不说,号码是否合适,是阿迪达斯牌的还是李宁牌的,男的换了女的换不换,谁敢保证对方没有艾滋或乙肝?如果我方提出交换被对方拒绝怎么办?特别是让人狂胜4:0的情况下。据说有一回咱国家队跟巴西队赛后就出现了这样的尴尬,咱们要求交换球衣,居然对方没有一个人同意。真搞不懂巴西人怕我们什么。
好像别的比赛很少有像足球这么赤诚相见的,比如篮球。但篮球的球衣也很神圣。据说NBA还专门给步行者的雷吉·米勒的球衣搞过一个退役仪式,他的这件31号球衣将成为球队永久封存的号码。但有些体育运动就未必了,比如搓麻。没听说摸完四圈互换衣服,只听说输的只剩条裤衩。按我的理解,即便真要换也得人家获胜的一方主动,至于你同不同意是自己的事儿。这次乌克兰被意大利痛灭之后,舍甫琴科就坚持穿着自己的球衣回到更衣室。从互换球衣这件事上我痛苦地得出两个结论,一是越神圣的东西越容易成为发泄的对象。二是人的情绪极难控制,像咱们中国人崇尚孤独求败,输了比赢了还高兴,我估计西方人一辈子都整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