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西方的自鸣钟传到中国是在明朝的万历八年,当时中国无论皇帝还是臣民,都对此表现出按捺不住的好奇。在此之前,老百姓都是用抽烟或烧香的方法掐算时间,所以有估摸一袋烟或一柱香的功夫这种说法。要不然就是观察天象,看东方是否露出了鱼肚白。朝廷里则普遍使用沙漏和日晷。遇到阴天时,什么时候吃饭则要问大家的肠胃。至于说约会准时,连想都不要想。皇帝要想见谁,就派兵把他抓来。普通人约会,迟到一两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如果事先没有约好就更麻烦了,要见的话必须在那人经常出没的地方憋着。
机械钟的起源笼罩着神秘的色彩,最早的机械钟由于体形巨大,因此只能用于公共场所比如教堂。而早在中国的北宋时期,一个名叫苏颂的天文家就已经制造了一座天文钟,这座钟现在当然找不到了,所幸当时的图纸还在,人们惊讶的从中发现了擒纵装置,这正是机械钟表最关键的部分。西方人懒得跟中国人争论,他们大方的把世界上所有的发明权都让给中国,小到肥皂大到火箭。当然也包括机械钟的发明权在内。那苏颂的天文钟为什么普及不起来呢,原来它是用水流来驱动,虽然这应了时光似流水,一去不复返的诗意表达,但毕竟不如欧洲匠人发明的重锤驱动和发条驱动那么具有可操作性。
西方最早的自鸣钟没有钟面,只全靠敲打机械来报时。这跟咱们的日晷正相反,只有钟面没有机械。从这一点可以得出结论,中国的皇帝虽然把钟表当成稀罕物,但他们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周期性机械运动,也没有西方的时间概念。所以西方进贡那些钟表到了咱们这里,所有的24小时时间刻度,统统都改成了中国独有的12时辰。不管怎么样,那自鸣钟鸣奏起来的动静煞是好听。